「伊博斯特酸碱理论」:修訂間差異
imported>境界面上的规范场论 小無編輯摘要 |
imported>大锑硼化硫 無編輯摘要 |
||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3 次修訂) | |||
第1行: | 第1行: | ||
'''伊博斯特 | '''伊博斯特(Ibestad)酸碱理论''',是由[[苏安可]]提出的一种定义酸碱的理论。 | ||
==概述== | ==概述== | ||
伊博斯特酸碱的定义以[[超盐酸]]为界。若某物质的给质子能力(或吸电子能力)强于[[超盐酸]],则称其为[[伊博斯特酸]];若某物质吸质子能力(或给电子能力)强于[[超盐酸]]的共轭碱,则称其为[[伊博斯特碱]]。处于二者之间的则称为[[伊博斯特木子质]]。[[伊博斯特酸]]和[[伊博斯特碱]]反应生成[[伊博斯特盐]]。 | 伊博斯特酸碱的定义以[[超盐酸]]为界。若某物质的给质子能力(或吸电子能力)强于[[超盐酸]],则称其为[[伊博斯特酸]];若某物质吸质子能力(或给电子能力)强于[[超盐酸]]的共轭碱,则称其为[[伊博斯特碱]]。处于二者之间的则称为[[伊博斯特木子质]](注意,这里“木子”仅作为形容词,与[[木子]]这种粒子并没有实际关系)。[[伊博斯特酸]]和[[伊博斯特碱]]反应生成[[伊博斯特盐]]。 | ||
最早发现的伊博斯特碱是[[氢氧化氦]],由[[苏安可]]发现。最早发现的伊博斯特酸是[[氟氦化氢]]。 | |||
显然,地球上的所有酸性物质以及绝大多数的酸性超理物质,即使是大部分的[[:Category:超强酸|超强酸]],都是伊博斯特木子质。 | |||
[[Category:酸]] | [[Category:酸]] | ||
[[Category:碱]] | [[Category:碱]] | ||
[[Category:超理理论]] | [[Category:超理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