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分類法
元素分類法是元素超理的基石,是明確元素性質的最好方案。但是,由於超理元素數目的爆發性增長,以及互聯網上銻度百科等網站的不負責任敘述,導致出現了許多不完善、有歧義的超理元素分類體系;目前泛銻宙中通用的元素分類體系荒謬而落後,極大地阻礙了元素超理學這一分支學科的發展。因此,超理學界迫切的要求重新確立新的超理元素分類方法,該元素分類法(簡稱「新分法」)應運而生。
分類級別 編輯
部 編輯
部是元素的第一級分類,決定元素是否能在感性上得到認知。
列 編輯
列是元素的第二級分類,確定元素屬於常理元素還是超理元素。
區 編輯
區是元素的第三級分類,根據元素的價電子排布來確定。
序 編輯
序是元素的第四級分類,標定元素的基準性質[1]它是元素最大的性質差異。
族 編輯
族是元素的最後一級分類,確定元素的一系列共性。
分類方法簡述 編輯
首先,拿到一張元素周期表後,可以明顯發現元素周期表由兩部分組成——有對應元素的「位格」和沒有元素的「空穴」。「位格」與「空穴」在新分法中的學名,稱作實部和虛部。
實部元素 編輯
實部元素,顧名思義就是有實實在在的「形」的元素。這些元素的典型特徵就是可以通過感性認識(如肉眼觀察、通電發光等)意識到它們的存在,即超理學上所說的可觀測性。實部元素包括所有的金屬、非金屬、稀有氣體等常理元素和科系元素等大部分超理元素。
虛部元素 編輯
與實部元素相對,虛部元素無法以任何形式觀測,亦即只能通過實驗數據、實驗報告等理性認識來驗證它們的存在。虛部元素目前只包括質族元素一類。
示例 編輯
氫,1號元素,位於第一周期的IA族。
氫的反應活性弱於鋰(不與水直接反應),存在金屬態,可燃,氫氧化物的鹼性弱於鋰(中性),過氧化物的鹼性弱於鋰(顯酸性),說明其屬於鹼金屬;氫擁有全族中最大的電負性,可形成同族互化物,可奪取其他元素的電子,性質一定程度上近似於鹵素。
所以,氫既具有鹼金屬性質,也具備鹵素性質。綜合以上原因,氫應當被獨立為「
類元素」。- ↑ 即金屬性、非金屬性或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