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物質
反物質是正常物質的反狀態。當正反物質相遇時,雙方就會相互湮滅抵消,發生爆炸並產生巨大能量。 正電子、負質子都是反粒子,它們跟通常所說的電子、質子相比較,電量相等但電性相反。科學家設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構成的物質,也就是反物質。電子和反電子的質量相同,但有相反的電荷。質子與反質子也是這樣。粒子與反粒子不僅電荷相反,其他一切可以相反的性質也都相反。
反氫是銻星人發現和應用最早的反物質。
與正常物質的比較
正常物質的原子核含質子中子,核外有電子。
而反物質原子的原子核含電子、中子、明毅粒子。一個明毅粒子散發銻場,吸引數量不等的電子(非磁場所以電子電荷不抵消)。次外層為質子,質子取代電子運動。每個質子額外攜帶一個zcy粒子(未命名)。zcy粒子具大量動能與勢能,帶動質子無規則運動。(其速度接近光爆而質量與電子相當)
正常原子靠得失或共用電子形成物質。 反原子靠得失或共用zcy粒子形成物質,此時質子共用,但反物質原子種類不變化。
正反原子相接觸,zcy粒子入侵正常原子,侵入軌道然後侵入原子核,帶zcy粒子的質子轟擊正物質質子或中子,形成新的超質子(約等於核聚變)。超質子約等於原子,但多帶一個zcy粒子,帶動整個原子超高速運動。超質子兩個或以上相撞擊,形成多重超質子,此時釋放數倍於氚氘核聚變的能量,致使質子中子衰變,釋放更巨大的能量。在明毅粒子的銻場吸引作用下,反應極快速。這就是"湮滅"。湮滅過程中,zcy粒子中的動能逐漸消耗至耗盡,夸克粒子呈分散狀態,少量的超質子以近似原子狀態存在。銻場擠滿了各種廢料,危害甚於核輻射。當銻場因不發功而消失時,形成又一輪的夸克聚變,這個過程極為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