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同电异轨体:修订间差异

来自锑星百科
imported>Sammy X86-64
无编辑摘要
imported>氢氰酸
有啊。
 
(未显示另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9行: 第9行:


==同电异轨体的实例(不完整)==
==同电异轨体的实例(不完整)==
* [[铝]]-[[草]]
*[[铝]]-[[草]]
*[[氦]]-[[气]]
*[[氦]]-[[气]]
*碳-石
*[[]]-[[]]
*[[钠]]-[[木]]
*[[钠]]-[[木]]
* [[盐科]]-[[塩科]]
*[[盐科]]-[[塩科]]
* [[金]]-[[钅]]
*[[金]]-[[钅]]
* [[石田|{{造字|left=石|right=田}}]]-[[矶]]
*[[石田|{{造字|left=石|right=田}}]]-[[矶]]


[[Category:超理理论]]
[[Category:超理理论]]
[[Category:超理概念]]
[[Category:超理概念]]

2025年2月2日 (日) 03:40的最新版本

根据著名超理学家委员会锑际纯粹与应用超理联合会的提议,“同核异构体”已经改称“同电异轨体”。

简介[编辑]

同电异轨体,指的是某些化学元素和超理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但性质有区别的现象。名称中的“轨”通常理解为电子轨道的状态。

同电异轨体产生的原因[编辑]

赵明毅曾指出,原子核质量在高于一定值之后,会断裂成粉末,分别吸引电子。但猜想证明,原子核断裂不都是完全断裂,可以在部分粉末化之后,仍然保有一定数量的质子和中子。因此,根据质子和粉末数量的不同,不同元素也可以拥有相同的原子序数。

同电异轨体的实例(不完整)[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