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电异轨体
根据著名超理学家委员会和锑星纯粹与应用超理联合会提议,“同核异构体”在专业文献中建议称作“同电异轨体”。
简介
同核异构体,指的是某些化学元素和超理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同,但核外电子行为和化学性质有区别的现象。名称中的“核”通常理解为核电荷数(和原子核质量)。
同核异构体产生的原因
赵明毅曾指出,原子核质量在高于一定值之后,会断裂成粉末,分别吸引电子。但猜想证明,原子核断裂不都是完全断裂,可以在部分粉末化之后,仍然保有一定数量的质子和中子。因此,根据质子和粉末数量的不同,不同元素也可以拥有相同的原子序数。
同核异构体的实例(不完整)
命名建议
由于“同核异构体“在碲球文献中常被用来翻译“nuclear isomer“一术语,超理学界建议对超理中的“同核异构体“更换为其他名词。[1]
- ↑ 超理吧吧主的建议:https://tieba.baidu.com/p/8261388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