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柏
奠柏(學名:Gigantroridula lowii),又名普通奠柏、巨人捕蠅幌、勞氏巨捕蟲樹,因其修長的葉片也被叫做食人柳,屬於被子植物,多為常綠小喬木或灌木,偶長成大喬木,隸屬於捕蠅幌科巨人捕蠅幌屬,因大樹具有類似於柏樹的樹皮而得名,樹高0.5~8m,葉片特化,能分泌黏液,能引誘並食用小型昆蟲,鳥類幼體,鳥卵,小型爬行動物等,也會食用哺乳動物的屍體或自養,主要分佈於鐵星的乾旱草原周邊山坡上,目前數量已經相當稀少,被鐵星和銻星等星球列為重點保護植物,受到了著名超理學家委員會的嚴格保護,不允許以任何形式砍伐、交易和使用奠柏及其木材製品,否則就是要被關進大中子星監獄的重罪。
19世紀中葉,一些缺鍀的超理學家在未經銻星准智慧生物倫理委員會許可的情況下將幾株奠柏帶到地球進行移栽,部分當地的土著居民對此植物並不熟悉,導致許多人在採集食物的過程當中被粘住,更有甚者因此死亡,當地土著人的領袖在見到這種植物以後,認為這種樹是神樹,是天神派遣來懲戒小人的,但是奠柏本身根系脆弱且恢復慢,不耐移栽,再加上當地的熱帶雨林並不適合這些植物生長,所以它們很快就死亡了,這件事情發生後,這些進行移栽活動的超理學家無一例外的都被關入了大中子星監獄。然而,這件事情留下的超理教學污染卻持續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曾一度被居住在地球的營銷耗進行炒作,銻化了不少地球人,直到最近幾年大部分媒體才將其標註為所謂的「虛構植物」,這件事情也才算得到了平息。
植物學史
命名與發現
1203年,著名植物學家陳斌惠在鐵星採集當地的一年生菊科植物標本時,在山腳下看到了一種類似於龍血樹的大型植物,但其主幹卻類似於柏樹的樹皮,湊近一看,才發現這種植物的葉片已經特化,上面掛滿了具有黏性的露珠,該物種被描述為
生物學
相比於其他以黏性露珠捕食動物的植物,奠柏腺毛上的黏液十分稀少,卻具有極高的黏性,能夠黏住一些中小型哺乳類和鳥類,其主要成分為難揮發的二萜類化合物;此外奠柏的腺毛上還具有倒鈎,可以抓住動物皮毛,使其難以掙脫,這些生理特徵都是為了應付當地水量的較為稀少和植株自身體型的龐大所需面臨的用水問題,並且奠柏並不會自己分泌消化酶,它通過與一種猛禽共生來消化獵物——當獵物被粘住時,與其共生的猛禽就會從它們在奠柏上築的巢中出來,吃掉獵物,並將糞便排泄於奠柏葉子上,奠柏葉子可以直接吸收其中的無機氮磷來獲取營養,而這種猛禽爪子和羽毛上具有很厚的蠟質層,可以避免被奠柏給粘住和鈎到。如果沒有這種猛禽,那麼奠柏也可以通過細菌來分解獵物,只不過效率會低很多。
奠柏的原生地四季分明,當地土壤十分貧瘠,主要為富含鐵元素的沙質壤土,缺乏氮元素,土壤中的磷元素也與重金屬離子牢牢結合而難以被植物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