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酸:修订间差异
外观
imported>氢氰酸 无编辑摘要 |
imported>Hydrogen Sulfide |
||
(未显示5个用户的8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岩酸(Siliyan Acid),学名 | 岩酸(Siliyan Acid),学名一水合十九二氧化硅,化学式H<sub>2</sub>Si<sub>10</sub>O<sub>21</sub>,其中,氧为-2价,硅为+4价,氢为+1价。 | ||
岩酸根离子(Si<sub>10</sub>O<sub>21</sub><sup>2-</sup>)是弱漂白剂。 | 岩酸根离子(Si<sub>10</sub>O<sub>21</sub><sup>2-</sup>)是弱漂白剂。 | ||
第5行: | 第5行: | ||
== 岩酸的盐 == | == 岩酸的盐 == | ||
* 岩酸钠(I):化学式Na<sub>2</sub>Si<sub>10</sub>O<sub>21</sub>,是无色无味的晶体,无毒。极为惰性,不溶于水,甚至无法与[[超盐酸]]等超强酸反应。 | * 岩酸钠(I):化学式Na<sub>2</sub>Si<sub>10</sub>O<sub>21</sub>,是无色无味的晶体,无毒。极为惰性,不溶于[[一氧化二氢|水]],甚至无法与[[超盐酸]]等超强酸反应。 | ||
* 岩酸铀(VI):化学式U(Si<sub>10</sub>O<sub>21</sub>)<sub>3</sub>,有较强的放射性和毒性,但是比三氯蔗糖甜51250倍,极容易成瘾,导致死亡。致死量15g。 | * 岩酸铀(VI):化学式U(Si<sub>10</sub>O<sub>21</sub>)<sub>3</sub>,有较强的放射性和毒性,但是比三氯蔗糖甜51250倍,极容易成瘾,导致死亡。致死量15g。 | ||
* 岩酸铵:化学式(NH<sub>4</sub>)<sub>2</sub>Si<sub>10</sub>O<sub>21</sub>,容易分解: | * 岩酸铵:化学式(NH<sub>4</sub>)<sub>2</sub>Si<sub>10</sub>O<sub>21</sub>,容易分解成[[氨]]和岩酸:(NH<sub>4</sub>)<sub>2</sub>Si<sub>10</sub>O<sub>21</sub>==2NH<sub>3</sub>+H<sub>2</sub>Si<sub>10</sub>O<sub>2</sub> | ||
{{酸}} | |||
[[Category:超强酸]] | [[Category:超强酸]] | ||
[[Category:无机化合物]] | [[Category:无机化合物]] | ||
[[Category:超理 | [[Category:超理物质]] | ||
[[Category:酸]] |
2024年8月6日 (二) 06:29的最新版本
岩酸(Siliyan Acid),学名一水合十九二氧化硅,化学式H2Si10O21,其中,氧为-2价,硅为+4价,氢为+1价。
岩酸根离子(Si10O212-)是弱漂白剂。
岩酸的盐[编辑]
- 岩酸钠(I):化学式Na2Si10O21,是无色无味的晶体,无毒。极为惰性,不溶于水,甚至无法与超盐酸等超强酸反应。
- 岩酸铀(VI):化学式U(Si10O21)3,有较强的放射性和毒性,但是比三氯蔗糖甜51250倍,极容易成瘾,导致死亡。致死量15g。
- 岩酸铵:化学式(NH4)2Si10O21,容易分解成氨和岩酸:(NH4)2Si10O21==2NH3+H2Si10O2
酸 | |
---|---|
超盐酸 · 异超盐酸 · 半盐酸 · 硫硼酸 · 亚盐酸 · 亚碳酸 · 镭酸 · 氢铂酸 · 氢金酸 · 高氟酸 · 高 · 酸超氢金酸 · 氢汞酸 · 超氢汞酸 · 一水合十九二氧化硅 · 发烟碳酸 · 氦酸 · 铵酸 · 氧酸 · 焦氧酸 · 硼烷酸 · 氢氩酸 · 超硝酸 · 甲烷酸 · 二氟化铯 · 一卤科化水科 · 膦酸 · 次屎酸 · 亚屎酸 · 金酸 · 正屎酸 · 卤锑酸 · 氢氢酸 · 亚氯酸 · 氢氰酸 · 氢硫酸 · 水酸 · 氨酸 · 乙二酸 · 草酸 · 季戊四酸 · 氟铀碳化氢 · 高氰酸 · 高硝酸 · 高碳酸 · 氢酸· 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