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行星列表:修订间差异

imported>氢氰酸
无编辑摘要
imported>我不是赵明毅
无编辑摘要
 
(未显示6个用户的15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征集意见}}以下为已知体积最大的行星列表。目前发现的比太阳还大的行星全都是类地行星,分为天然和人造。天然的巨大行星形成方式主要有三种:
{{征集意见}}以下为已知体积最大的行星列表(由于[[后室星系]]独特的物理定律和世界观,那里的行星的大小与普通行星没有可比性,故不列出)。目前发现的比太阳还大的行星全都是类地行星,分为天然和人造。天然的巨大行星形成方式主要有三种:


# 与褐矮星和次褐矮星类似,这些行星产生于星云的坍缩,但是这些星云内氢和氦的含量都很少,因此无法聚变;另一方面,星云内重的元素的含量很高,因此产生的行星就是类地行星。这样产生的行星质量再大也几乎无法变成正常的恒星,但如果它含有大量比铁更重的元素而且质量足够大,是有可能变成以裂变为能量来源的恒星的。这样产生的行星中,最大也是最著名的是[[㲴星]]。
* 与褐矮星和次褐矮星类似,这些行星产生于星云的坍缩,但是这些星云内氢和氦的含量都很少,因此无法聚变;另一方面,星云内重的元素的含量很高,因此产生的行星就是类地行星。这样产生的行星质量再大也几乎无法变成正常的恒星,但如果它含有大量比铁更重的元素而且质量足够大,是有可能变成以裂变为能量来源的恒星的。这样产生的行星中,最大也是最著名的是[[㲴星]]。
#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在任意天体爆炸后产生的碎片组合成新的行星。这样产生的行星中,最大也是最著名的是[[电星]],它来自一颗超新星,这颗超新星生前的大小达到了太阳的5000倍左右。
*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在任意天体爆炸后产生的碎片组合成新的行星。这样产生的行星中,最大也是最著名的是[[电星]],它来自一颗超新星,这颗超新星生前的大小达到了太阳的5000倍左右。
# 在平宇S2中由于原子间和原子内相互作用都特别强,原子序数超级大的原子在聚合时已经无法再发生核反应了(详见[[平宇S2]]),形成体积非常大而且温度非常高的行星,其中最小的都和太阳一样大,但是由于[[平行宇宙]]穿越复杂而且[https://gxbk.fandom.com/zh/wiki/GSC(X)组织联盟 GSC(X)组织联盟]没有对外宣传,致这类行星都鲜为人知。
* [[平宇S2]]中由于原子间和原子内相互作用都特别强,原子序数超级大的原子在聚合时已经无法再发生核反应了(详见[[平宇S2]]),形成体积非常大而且温度非常高的行星,其中最小的都和木星一样大,但是由于[[平行宇宙]]穿越较为复杂而且[https://gxbk.fandom.com/zh/wiki/GSC(X)组织联盟 GSC(X)组织联盟]没有对外宣传,这类行星都鲜为人知。
请注意,[[气无星|{{气|无}}星]]的形成方式特殊且具有唯一性。[[File:木星.jpg|缩略图|在平宇S2发现的一颗非常像木星的星球,但是没有环]]
{| class="fandom-table"
{| class="fandom-table"
!排名
!排名
!名称
!名称
!半径(单位:R<sub>☉</sub>)
!半径(单位:R<sub>☉</sub>)
!所处平宇
|-
|0
|[[气无星|{{自造气体|无}}星]]
|绝对无限
|'''<big>所有平宇</big>'''
|-
|-
|1
|1
|[[电星]]
|[[电星]]
|~910.93
|~910.93
|[[电宙|S12]]
|-
|-
| rowspan="5" |参考
| rowspan="5" |参考
|谷神星轨道
|谷神星轨道
|~594.55
|~594.55
| rowspan="5" |[[锑宙|S6]]
|-
|-
|[[斧星|火星]]轨道
|[[斧星|火星]]轨道
第32行: 第41行:
|[[巨动行星]]
|[[巨动行星]]
|~57.44
|~57.44
|[[反引力区|S10]]
|-
|-
|3
|3
|[[㲴星]]
|[[㲴星]]
|~3.14
|~3.14
| rowspan="4" |[[锑宙|S6]]
|-
|-
|参考
|参考
第50行: 第61行:
|}
|}
[[Category:行星]]
[[Category:行星]]
[[Category:天文]]
[[Category:超理天文]]
[[Category: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