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修订间差异
imported>HGLL-UP |
imported>HGLL-UP 无编辑摘要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7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包含非超理内容}}{{真实存在|放射性}} | |||
'''一般情况下''',放射性是指元素从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而衰变形成稳定的元素而停止放射(衰变产物),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衰变时放出的能量称为衰变能量。 | '''一般情况下''',放射性是指元素从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而衰变形成稳定的元素而停止放射(衰变产物),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衰变时放出的能量称为衰变能量。 | ||
==核素== | ==核素== | ||
第6行: | 第8行: | ||
放射性是指元素从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而衰变形成稳定的元素而停止放射(衰变产物),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衰变时放出的能量称为衰变能量。原子序数在83(铋)或以上的元素都具有放射性,但某些原子序数小于83的元素(如锝)也具有放射性。 | 放射性是指元素从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而衰变形成稳定的元素而停止放射(衰变产物),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衰变时放出的能量称为衰变能量。原子序数在83(铋)或以上的元素都具有放射性,但某些原子序数小于83的元素(如锝)也具有放射性。 | ||
== | ==地球人的认知== | ||
天然存在的某些物质所具有的能自发地放射出α射线或β射线或γ射线的性质,称为天然放射性。 | 天然存在的某些物质所具有的能自发地放射出α射线或β射线或γ射线的性质,称为天然放射性。 | ||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在研究铀盐的实验中,首先发现了[[铀]]原子核的天然放射性。在进一步研究中,他发现铀盐所放出的这种射线能使空气[[电离]],也可以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他还发现,外界压强和温度等因素的变化不会对实验产生任何影响。贝克勒尔的这一发现意义深远,它使人们对物质的微观结构有了更新的认识,并由此打开了原子核物理学的大门。 | 以下内容来源于地球人记载的历史: | ||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在研究铀盐的实验中,首先发现了[[铀]]原子核的天然放射性。在进一步研究中,他发现铀盐所放出的这种射线能使空气[[电离]],也可以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他还发现,外界压强和温度等因素的变化不会对实验产生任何影响。贝克勒尔的这一发现意义深远,它使人们对物质的微观结构有了更新的认识,并由此打开了原子核物理学的大门。 | |||
1898年,[[居里夫妇]]又发现了放射性更强的[[钋]]和[[镭]]。由于天然放射性这一划时代的发现,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后,居里夫妇继续研究了镭在化学和医学上的应用,并于1902年分离出高纯度的金属镭。因此,居里夫人又获得了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在贝可勒尔和居里夫妇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后来又陆续发现了其它元素的许多放射性核素。 | *1898年,[[居里夫妇]]又发现了放射性更强的[[钋]]和[[镭]]。由于天然放射性这一划时代的发现,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后,居里夫妇继续研究了镭在化学和医学上的应用,并于1902年分离出高纯度的金属镭。因此,居里夫人又获得了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在贝可勒尔和居里夫妇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后来又陆续发现了其它元素的许多放射性核素。 | ||
=特殊表现= | ==特殊表现== | ||
在锑星上,有些原子的放射性不表现为放出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的射线。 | 在锑星上,有些原子的放射性不表现为放出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的射线。 | ||
==电子放射== | ===电子放射=== | ||
电子放射,即原子放射出电子,使其变为种元素的电子放射离子。 | 电子放射,即原子放射出电子,使其变为种元素的电子放射离子。 | ||
所有的电子放射离子都是带正电的,它们可以通过同种电荷的排斥力增加反应面积,从而加快反应速度。 | 所有的电子放射离子都是带正电的,它们可以通过同种电荷的排斥力增加反应面积,从而加快反应速度。 | ||
==原子放射== | ===原子放射=== | ||
原子放射,会使整个原子破裂成为中子、质子和电子。原子放射后,这些粒子会组合成铁原子或者带动核裂变的连锁反应。 | 原子放射,会使整个原子破裂成为中子、质子和电子。原子放射后,这些粒子会组合成铁原子或者带动核裂变的连锁反应。 | ||
==可干预性== | ===可干预性=== | ||
原子的排布方式也可以影响到放射性,如[[鉲]]的单质β-Ka会自发裂变为U-235与Pu-238,同时放出光子和中微子。 | 在地球人的认知中,由于放射性完全取决于原子核内部的情况,地球人没有找到任何办法能够影响原子核的衰变。但锑星人早就可以用[[锑场]]等方法来干预原子核的衰变,并且一些超理元素的原子的排布方式也可以影响到放射性,如[[鉲]]的单质β-Ka会自发裂变为U-235与Pu-238,同时放出光子和中微子。 | ||
==共存性== | ===共存性=== | ||
有很多锑星独有的元素都同时拥有放射性和[[缩吸性]]。 | 有很多锑星独有的元素都同时拥有放射性和[[缩吸性]]。 | ||
'''一般情况下''',同一个原子放出射线的动能比缩吸力单位时间内产生的能量要大,所以同一个原子不会把自己放出的射线吸收回来。 | '''一般情况下''',同一个原子放出射线的动能比缩吸力单位时间内产生的能量要大,所以同一个原子不会把自己放出的射线吸收回来。 | ||
[[Category:超理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