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放射性」:修訂間差異

出自锑星百科
imported>HGLL-UP
imported>HGLL-UP
無編輯摘要
第12行: 第12行:


1898年,[[居里夫妇]]又发现了放射性更强的[[钋]]和[[镭]]。由于天然放射性这一划时代的发现,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后,居里夫妇继续研究了镭在化学和医学上的应用,并于1902年分离出高纯度的金属镭。因此,居里夫人又获得了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在贝可勒尔和居里夫妇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后来又陆续发现了其它元素的许多放射性核素。
1898年,[[居里夫妇]]又发现了放射性更强的[[钋]]和[[镭]]。由于天然放射性这一划时代的发现,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后,居里夫妇继续研究了镭在化学和医学上的应用,并于1902年分离出高纯度的金属镭。因此,居里夫人又获得了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在贝可勒尔和居里夫妇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后来又陆续发现了其它元素的许多放射性核素。
=特殊表现=
==特殊表现==
在锑星上,有些原子的放射性不表现为放出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的射线。
在锑星上,有些原子的放射性不表现为放出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的射线。
==电子放射==
===电子放射===
电子放射,即原子放射出电子,使其变为种元素的电子放射离子。
电子放射,即原子放射出电子,使其变为种元素的电子放射离子。


所有的电子放射离子都是带正电的,它们可以通过同种电荷的排斥力增加反应面积,从而加快反应速度。
所有的电子放射离子都是带正电的,它们可以通过同种电荷的排斥力增加反应面积,从而加快反应速度。
==原子放射==
===原子放射===
原子放射,会使整个原子破裂成为中子、质子和电子。原子放射后,这些粒子会组合成铁原子或者带动核裂变的连锁反应。
原子放射,会使整个原子破裂成为中子、质子和电子。原子放射后,这些粒子会组合成铁原子或者带动核裂变的连锁反应。
==可干预性==
===可干预性===
原子的排布方式也可以影响到放射性,如[[鉲]]的单质β-Ka会自发裂变为U-235与Pu-238,同时放出光子和中微子。
原子的排布方式也可以影响到放射性,如[[鉲]]的单质β-Ka会自发裂变为U-235与Pu-238,同时放出光子和中微子。
==共存性==
===共存性===
有很多锑星独有的元素都同时拥有放射性和[[缩吸性]]。
有很多锑星独有的元素都同时拥有放射性和[[缩吸性]]。


'''一般情况下''',同一个原子放出射线的动能比缩吸力单位时间内产生的能量要大,所以同一个原子不会把自己放出的射线吸收回来。
'''一般情况下''',同一个原子放出射线的动能比缩吸力单位时间内产生的能量要大,所以同一个原子不会把自己放出的射线吸收回来。

於 2022年11月20日 (日) 07:31 的修訂

一般情況下,放射性是指元素從不穩定的原子核自發地放出射線,(如α射線、β射線、γ射線等)而衰變形成穩定的元素而停止放射(衰變產物),這種現象稱為放射性。衰變時放出的能量稱為衰變能量。

核素

某些元素的原子通過核衰變自發地放出α射線或β射線(有時還放出γ射線)的性質,稱為放射性。按原子核是否穩定,可把核素分為穩定性核素和放射性核素兩類。一種元素的原子核自發地放出某種射線而轉變成別種元素的原子核的現象,稱作放射性衰變。能發生放射性衰變的核素,稱為放射性核素(或稱放射性同位素)。

在已發現的100多種元素中,約有2600多種核素。其中穩定性核素僅有280多種,屬於81種元素。放射性核素有2300多種,又可分為天然放射性核素和人工]放射性核素兩大類。放射性衰變最早是從天然的重元素鈾的放射性而發現的。

放射性是指元素從不穩定的原子核自發地放出射線,(如α射線、β射線、γ射線等)而衰變形成穩定的元素而停止放射(衰變產物),這種現象稱為放射性。衰變時放出的能量稱為衰變能量。原子序數在83(鉍)或以上的元素都具有放射性,但某些原子序數小於83的元素(如鍀)也具有放射性。

描述

天然存在的某些物質所具有的能自發地放射出α射線或β射線或γ射線的性質,稱為天然放射性。

1896年,法國物理學家貝克勒爾在研究鈾鹽的實驗中,首先發現了原子核的天然放射性。在進一步研究中,他發現鈾鹽所放出的這種射線能使空氣電離,也可以穿透黑紙使照相底片感光。他還發現,外界壓強和溫度等因素的變化不會對實驗產生任何影響。貝克勒爾的這一發現意義深遠,它使人們對物質的微觀結構有了更新的認識,並由此打開了原子核物理學的大門。

1898年,居里夫婦又發現了放射性更強的。由於天然放射性這一划時代的發現,居里夫婦和貝克勒爾共同獲得了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此後,居里夫婦繼續研究了鐳在化學和醫學上的應用,並於1902年分離出高純度的金屬鐳。因此,居里夫人又獲得了1911年諾貝爾化學獎。在貝可勒爾和居里夫婦等人研究的基礎上,後來又陸續發現了其它元素的許多放射性核素。

特殊表現

在銻星上,有些原子的放射性不表現為放出如α射線、β射線、γ射線的射線。

電子放射

電子放射,即原子放射出電子,使其變為種元素的電子放射離子。

所有的電子放射離子都是帶正電的,它們可以通過同種電荷的排斥力增加反應面積,從而加快反應速度。

原子放射

原子放射,會使整個原子破裂成為中子、質子和電子。原子放射後,這些粒子會組合成鐵原子或者帶動核裂變的連鎖反應。

可干預性

原子的排布方式也可以影響到放射性,如的單質β-Ka會自發裂變為U-235與Pu-238,同時放出光子和中微子。

共存性

有很多銻星獨有的元素都同時擁有放射性和縮吸性

一般情況下,同一個原子放出射線的動能比縮吸力單位時間內產生的能量要大,所以同一個原子不會把自己放出的射線吸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