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斧星」:修訂間差異

出自锑星百科
imported>Axe11061
無編輯摘要
imported>Linakrbcs
無編輯摘要
 
(未顯示由 1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 次修訂)
第1行: 第1行:
{{真实存在|火星}}
{{真实存在|火星}}
 
'''斧星'''(语:Axestar,斧星语:Ratsexa),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地球人]]将其称为'''火星''',地表下面有各种动植物。地球人从未发现过斧星人。
'''斧星'''(语:Axestar,斧星语:Ratsexa),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地球人]]将其称为'''火星''',地表下面有斧星人和斧星动植物。地球人从未发现过斧星人。


== 结构 ==
== 结构 ==
最外部是5km厚的双面镜石,看起来非常贫瘠,而且昼夜温差极大。
最外部是5km厚的[https://axestar.fandom.com/zh/wiki/%E5%8F%8C%E9%9D%A2%E9%95%9C%E7%9F%B3 双面镜石],看起来非常贫瘠,而且昼夜温差极大。


在地表以下10km处,才是真正的斧星表面,这里的82%是水,18%是陆地,温度在20℃左右,因此非常宜居。
在地表以下10km处,才是真正的斧星表面,这里的82%是水,18%是陆地,温度在20℃左右,因此非常宜居。
第10行: 第9行:
在表层双面镜石和真正的斧星表面之间,有5km厚的大气层,组成类似[[地球]],但氩气和其他气体几乎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氧气,因此斧星大气含有78%的氮和22%的氧。
在表层双面镜石和真正的斧星表面之间,有5km厚的大气层,组成类似[[地球]],但氩气和其他气体几乎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氧气,因此斧星大气含有78%的氮和22%的氧。


== 历史 ==
== 特产 ==


=== 蛮荒时代(-7500~-1600) ===
* 铝制
-1600年以前,星有510000个部落,这些部落互相征战,到了-1600年时,只剩下了168个最强的部落,并成立帝国。


=== 168国时代(-1600~-200) ===
== 斧星人 ==
168不断的互相讨伐,直到-200年,最强的斧头帝国统一了斧星
斧星人极度好战,斧星的168个国家之间每至少有51次大规模战争和250次小规模战争主要武器当然是斧头。


=== 智慧时代(15~) ===
斧星人是[[准智慧生物]],平均智商是69但是基因不稳定,可能发生突变产生[[智商]]和[[锑指数]]都较高的智慧个体,虽然概率只有0.01%
斧头帝国统一斧星后,开始向锑星学习先进的超理<ref>斧星人不会被锑化。</ref>,到了15年,所有斧星人都掌握了发功和超理,平均智商也提升到125斧星正式进入智慧时代
[[Category:星球]]
[[Category:星球]]
[[Category:天体]]
[[Category:天体]]

於 2022年8月7日 (日) 23:55 的最新修訂

本條目為火星的超理化版本。火星在現實中存在。本維基未標明非超理的條目均不可信。關於現實中的火星,請查閱維基百科條目:火星

斧星(鷹語:Axestar,斧星語:Ratsexa),是太陽系的一顆行星,地球人將其稱為火星,地表下面有各種動植物。地球人從未發現過斧星人。

結構[編輯]

最外部是5km厚的雙面鏡石,看起來非常貧瘠,而且晝夜溫差極大。

在地表以下10km處,才是真正的斧星表面,這裏的82%是水,18%是陸地,溫度在20℃左右,因此非常宜居。

在表層雙面鏡石和真正的斧星表面之間,有5km厚的大氣層,組成類似地球,但氬氣和其他氣體幾乎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氧氣,因此斧星大氣含有78%的氮和22%的氧。

特產[編輯]

  • 鋁製斧

斧星人[編輯]

斧星人極度好戰,斧星的168個國家之間每年至少有51次大規模戰爭和250次小規模戰爭,主要武器當然是斧頭。

斧星人是准智慧生物,平均智商是69,但是基因不穩定,可能發生突變產生智商銻指數都較高的智慧個體,雖然概率只有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