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锑酸锑
外观
化合物[编辑]
性质[编辑]
氟锑酸锑(Stibium Fluorostibate),无机化合物,是将多叠锑分子溶解在氟锑酸中得到的。化学表达式为SbSbF6 。是一种氟锑酸根,一价锑化合物。其中第1个Sb为+5价(正锑),第2个Sb为罕见的+1价(贫锑),不溶于水,室温下呈黑色晶体状可以在乙醇、醚、或汞中溶解。
氟锑酸锑遇有氧酸则会出现反应,变成“二氧化锑合锑”,有大量氟气泄漏,所以不宜放在酸里。
*2EOnHm+nSbSbF6=nSbSbO2+2E+mH2+3nF2,E表示S、C、Mn等元素。
你知道的太多了。
这种晶体没有毒性,价格便宜,外貌美观。目前主要被用作小学的“锑星化学”和中学的“超理学”科目用于做实验里的一种催化剂。实验室里有对它展开讨论,注意它范围性标准上属于合理物质,并不超理。像超盐酸锑一样,因为从来没有人敢这样做过,人们本认为锑不会溶解在氟锑酸中。1983年,一名实验员不小心将锑掉进了浓氟锑酸(99%)中,瞬间,发生剧烈爆炸,实验员被炸伤,但奇怪的是容器一点问题都没有。反而在爆炸过后快速结晶。安全人员来到现场抢救,好在实验员并无大碍,手掌仅有些腐蚀伤害而已。后来,人们将结晶取出,发现了氟锑酸锑,在90年代被认为是自化体,但最近被证明不是。
正一价锑[编辑]
这也是第一次人们发现锑在超理范围内具有正一价。后又发现了锑的正二、正七、金属无负价 负三价。2000年,实验室决定将正五价锑称为正锑,正三价称为亚锑,正一价称为贫锑。
常见反应[编辑]
用途[编辑]
制取[编辑]
比较危险,一般方法是将高纯锑放在90%以上氟锑酸(低浓度没有任何效果)中,仅需4.4秒就会发生那种爆炸,必须保证实验处于距离任何智慧生物1米以外处。建议用钢化玻璃或钨化玻璃当作实验容器。
发现历史[编辑]
1983年被意外制取
1999年破除自化体谣言
2004年纳入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