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銻酸銻
外觀
化合物[編輯]
性質[編輯]
氟銻酸銻(Stibium Fluorostibate),無機化合物,是將多疊銻分子溶解在氟銻酸中得到的。化學表達式為SbSbF6 。是一種氟銻酸根,一價銻化合物。其中第1個Sb為+5價(正銻),第2個Sb為罕見的+1價(貧銻),不溶於水,室溫下呈黑色晶體狀可以在乙醇、醚、或汞中溶解。
氟銻酸銻遇有氧酸則會出現反應,變成「二氧化銻合銻」,有大量氟氣洩漏,所以不宜放在酸里。
*2EOnHm+nSbSbF6=nSbSbO2+2E+mH2+3nF2,E表示S、C、Mn等元素。
你知道的太多了。
這種晶體沒有毒性,價格便宜,外貌美觀。目前主要被用作小學的「銻星化學」和中學的「超理學」科目用於做實驗裡的一種催化劑。實驗室里有對它展開討論,注意它範圍性標準上屬於合理物質,並不超理。像超鹽酸銻一樣,因為從來沒有人敢這樣做過,人們本認為銻不會溶解在氟銻酸中。1983年,一名實驗員不小心將銻掉進了濃氟銻酸(99%)中,瞬間,發生劇烈爆炸,實驗員被炸傷,但奇怪的是容器一點問題都沒有。反而在爆炸過後快速結晶。安全人員來到現場搶救,好在實驗員並無大礙,手掌僅有些腐蝕傷害而已。後來,人們將結晶取出,發現了氟銻酸銻,在90年代被認為是自化體,但最近被證明不是。
正一價銻[編輯]
這也是第一次人們發現銻在超理範圍內具有正一價。後又發現了銻的正二、正七、金屬無負價 負三價。2000年,實驗室決定將正五價銻稱為正銻,正三價稱為亞銻,正一價稱為貧銻。
常見反應[編輯]
用途[編輯]
製取[編輯]
比較危險,一般方法是將高純銻放在90%以上氟銻酸(低濃度沒有任何效果)中,僅需4.4秒就會發生那種爆炸,必須保證實驗處於距離任何智慧生物1米以外處。建議用鋼化玻璃或鎢化玻璃當作實驗容器。
發現歷史[編輯]
1983年被意外製取
1999年破除自化體謠言
2004年納入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