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氰

於 2025年3月22日 (六) 04:55 由 imported>Hydrogen Sulfide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氧化氰(或氰氧化物)是一類物質,狹義上是指含有O-C、C≡N鍵的只含碳、氮、氧三種元素的化合物,廣義上指的是一切化學式符合CxNxOy的化合物。目前超理學家所發現的氰氧化物中能在常溫下穩定存在的僅有三種:氰酸酐氧氰聚氧氰

種類 編輯

氧化氰大體上可以分為三種:

氰代氧烷 編輯

結構N≡C(-O)n-C≡N,通式為(CN)2On氰酸酐(n=1)、氧氰(n=2)、三氧化二氰(n=3)等均屬此類,n越大穩定性越弱,例如n=1時120℃才會發生爆炸性分解(涉及多個反應),n=2時35℃會分解((CN)2O2==(CN)2↑+O2↑),n=3時-130℃就會分解((CN)2O3==(CN)2O+O2↑)。製備n較大的這類物質通常需要由不同氧化氰自由基在低溫下反應得到,例如三氧化二氰來源於·O-C≡N與·O-O-C≡N的反應。

氧化氰自由基 編輯

結構·O(-O)n-C≡N,通式為CNOn+1·。它們是氰代氧烷分解過程中痕量出現的中間產物,很不穩定。除了氧氰自由基(n=0)、過氧氰自由基(n=1)外沒有其他此類物質被合成出來。

聚氧氰 編輯

是淺黃色膠狀固體,目前普遍認為其結構為[C(=O)-N=N-C(=O)]n,加熱至30℃後將會爆炸分解為氧氰。由於分子中沒有碳氮三鍵,有時不被看做氧化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