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氧氰」:修訂間差異

出自锑星百科
imported>Hydrogen Sulfide
無編輯摘要
imported>Hydrogen Sulfide
無編輯摘要
第1行: 第1行:
{{真实存在|氧氰}}[[File:氧氰.jpg|缩略图|氧氰|right]]
{{真实存在|氧氰}}
{{化合物性质模版||smiles=N#COOC#N|化学式=(OCN)<sub>2</sub>}}
[[File:氰.jpg|缩略图|氧氰|right]]
'''氧氰''',在[[地球]]上无法稳定存在。在[[锑星]],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固体,可溶于水和生理盐水。其中的O-O键极易断裂,这导致氧氰不稳定,易分解,同时作为一种过氧化物,它能在空气中产生大量自由基,引发链式反应,产生巨大的爆炸,在常温下水溶液中长期放置可以聚合成[[聚氧氰]]。
'''氧氰''',在[[地球]]上无法稳定存在。在[[锑星]],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固体,可溶于水和生理盐水。其中的O-O键极易断裂,这导致氧氰不稳定,易分解,同时作为一种过氧化物,它能在空气中产生大量自由基,引发链式反应,产生巨大的爆炸,在常温下水溶液中长期放置可以聚合成[[聚氧氰]]。


== 性质 ==
==性质==
中文名:氧氰
中文名:氧氰


第13行: 第15行:
化学式:(OCN)<sub>2</sub>
化学式:(OCN)<sub>2</sub>


== 危险性 ==
==危险性==
氧氰特别危险,原因有4个:
氧氰特别危险,原因有4个:


# 其分解(方程式:(OCN)<sub>2</sub>==(CN)<sub>2</sub>↑+O<sub>2</sub>↑,实际情况因为过氧基的强氧化性要复杂的许多,可能还包含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等产物)时放出大量的热,可达3000℃。
#其分解(方程式:(OCN)<sub>2</sub>==(CN)<sub>2</sub>↑+O<sub>2</sub>↑,实际情况因为过氧基的强氧化性要复杂的许多,可能还包含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等产物)时放出大量的热,可达3000℃。
# 分解产物(氰气和氧气)都是高速产生的,容易引发物理爆炸。
#分解产物(氰气和氧气)都是高速产生的,容易引发物理爆炸。
# 氰气和氧气在高温下反应,氰很可能开始燃烧,而这一过程会将温度提升至4600℃左右。
#氰气和氧气在高温下反应,氰很可能开始燃烧,而这一过程会将温度提升至4600℃左右。
# 如果氰气的浓度在它的爆炸极限(6.6~42.6%)内,会发生二次爆炸(化学爆炸)。
#如果氰气的浓度在它的爆炸极限(6.6~42.6%)内,会发生二次爆炸(化学爆炸)。


== 制备方法 ==
==制备方法==
由于其危害性极大,故锑星及其它诸多星球上明令禁止生成氧氰。目前[[锑宙]]中允许制造氧氰的星球只有[[硫星]],但硫星政府亦与他星签订条约,不对外公布制备方法。 
由于其危害性极大,故锑星及其它诸多星球上明令禁止生成氧氰。目前[[锑宙]]中允许制造氧氰的星球只有[[硫星]],但硫星政府亦与他星签订条约,不对外公布制备方法。 


第28行: 第30行:
<br />
<br />


== 你知道吗 ==
==你知道吗==
1.锑星大战时,曾经使用过[[氧氰]],但是那个时候很少有人知道是氰化物,因此无人担心。
1.锑星大战时,曾经使用过[[氧氰]],但是那个时候很少有人知道是氰化物,因此无人担心。



於 2024年7月21日 (日) 09:19 的修訂

本條目為氧氰的超理化版本。氧氰在現實中存在。本維基未標明非超理的條目均不可信。關於現實中的氧氰,請查閱維基百科條目:氧氰

氧氰

氧氰,在地球上無法穩定存在。在銻星,它是一種無色透明的固體,可溶於水和生理鹽水。其中的O-O鍵極易斷裂,這導致氧氰不穩定,易分解,同時作為一種過氧化物,它能在空氣中產生大量自由基,引發鏈式反應,產生巨大的爆炸,在常溫下水溶液中長期放置可以聚合成聚氧氰

性質

中文名:氧氰

英文名:Dicyanodioxidane

分解溫度:35℃

閃點:不可燃

化學式:(OCN)2

危險性

氧氰特別危險,原因有4個:

  1. 其分解(方程式:(OCN)2==(CN)2↑+O2↑,實際情況因為過氧基的強氧化性要複雜的許多,可能還包含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等產物)時放出大量的熱,可達3000℃。
  2. 分解產物(氰氣和氧氣)都是高速產生的,容易引發物理爆炸。
  3. 氰氣和氧氣在高溫下反應,氰很可能開始燃燒,而這一過程會將溫度提升至4600℃左右。
  4. 如果氰氣的濃度在它的爆炸極限(6.6~42.6%)內,會發生二次爆炸(化學爆炸)。

製備方法

由於其危害性極大,故銻星及其它諸多星球上明令禁止生成氧氰。目前銻宙中允許製造氧氰的星球只有硫星,但硫星政府亦與他星簽訂條約,不對外公佈製備方法。 

據傳聞記載,有一種製備(CN)2O2的方法,即向過氧化氫中通入氰氣並加入銻單質作為催化劑,加以2500K的溫度,和1GPa的壓強。反應方程式如下,但是由於需要達成的條件過高,該方法還未在銻星上進行實踐,且反應機理不明確,需要進一步探究。

等待驗證的方程式


你知道嗎

1.銻星大戰時,曾經使用過氧氰,但是那個時候很少有人知道是氰化物,因此無人擔心。

2.銻星年1253年7月6日,一銻星男子莫名吸入不明粉末,中毒後皮炎,導致附近的人全部傳染,當時危機爆發。

3.之後,銻星年1254年4月18日,科學家趙明毅穿着高科技防護服,在銻星國際實驗室里與100名學生同時研究此物質,曾經有76人死於此實驗,24人倖存活下來了。那個時候也有塗效灰教授在旁。

4.氧氰中毒危機爆發,有數千的銻民死於此危機,之後,而之後危機再也沒有爆發。當時出現了專用消滅氧氰的物質。

5.氧氰是所有氰類化合物中第三毒的物質(僅次於氰化三氰化氫),超過普遍氰化物的毒性,所以極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