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的同素异形体:修订间差异

imported>Hydrogen Sulfide
学名!
imported>Hydrogen Sulfide
第12行: 第12行: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AD%E6%B0%A7 氧002],即臭氧(O<sub>3</sub>),主要存在于距地球表面20公里的平流层下部的臭氧层中,含量约50ppm。它能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短波紫外线,防止其到达地球。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AD%E6%B0%A7 氧002],即臭氧(O<sub>3</sub>),主要存在于距地球表面20公里的平流层下部的臭氧层中,含量约50ppm。它能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短波紫外线,防止其到达地球。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2%B0%E8%87%AD%E6%B0%A7 氧003],地球人尚未制得,又名环臭氧、环丙氧烷,与臭氧分子一样有三颗氧原子(也是O<sub>3</sub>),但并非角型而是成环状。由于带有三元环,在地球不稳定。{{Black|但在氧场、酸科场和锑场下都能稳定存在。}}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2%B0%E8%87%AD%E6%B0%A7 氧003],地球人尚未制得,又名环臭氧、环丙氧烷(trioxirane),与臭氧分子一样有三颗氧原子(也是O<sub>3</sub>),但并非角型而是成环状。由于带有三元环,在地球不稳定。{{Black|但在氧场、酸科场和锑场下都能稳定存在。}}


氧004,学名偶氧,地球人已经制得,有两种形态:[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0%A74 S-氧004](四聚氧,O<sub>4</sub>)和[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B%BA%E6%B0%A7 D-氧004](红氧,O<sub>8</sub>)。
氧004,学名偶氧,地球人已经制得,有两种形态:[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0%A74 S-氧004](四聚氧,O<sub>4</sub>)和[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B%BA%E6%B0%A7 D-氧004](红氧,O<sub>8</sub>)。
第30行: 第30行:
氧011,是两个氧原子通过[[魔键]]连接得到的产物,也叫“魔氧”。与氧006类似,几乎不可能稳定存在。
氧011,是两个氧原子通过[[魔键]]连接得到的产物,也叫“魔氧”。与氧006类似,几乎不可能稳定存在。


氧012,是六个氧原子通过单键连接得到的产物,又名“苯氧”,外貌有些像[[苯氮]]。
氧012,是六个氧原子通过单键连接得到的产物,又名“苯氧”(hexaoxane),外貌有些像[[苯氮]]。


氧013,由十八个个氧原子构成,其中六个单键,十二个配位键,成环状结构,中心类似氧012,中心的每个氧提供两个电子和外侧氧成配位键。
氧013,由十八个个氧原子构成,其中六个单键,十二个配位键,成环状结构,中心类似氧012,中心的每个氧提供两个电子和外侧氧成配位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