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您没有登录。如果您进行任何编辑,您的IP地址会公开展示。如果您
登录或
创建账号,您的编辑会以您的用户名署名,此外还有其他益处。
该编辑可以被撤销。
请检查下面的对比以核实您想要撤销的内容,然后发布下面的更改以完成撤销。
最后版本 |
您的文本 |
第18行: |
第18行: |
| 氧的含氧酸还包括[[次氧酸]]({{Chem|H2OO2}})、[[亚氧酸]]({{Chem|H2OO3}})和[[高氧酸]]({{Chem|H2OO5}})。 | | 氧的含氧酸还包括[[次氧酸]]({{Chem|H2OO2}})、[[亚氧酸]]({{Chem|H2OO3}})和[[高氧酸]]({{Chem|H2OO5}})。 |
|
| |
|
| == 制备 ==
| |
| 1.二氧化氧和氢氧化钠固体反应生成亚氧酸钠:OO<sub>2</sub>+2NaOH=Na<sub>2</sub>OO<sub>3</sub>+H<sub>2</sub>O
| |
|
| |
| 2.亚氧酸钠在加热条件下歧化为氧酸钠和氧化钠:4Na<sub>2</sub>OO<sub>3</sub>=3Na<sub>2</sub>OO<sub>4</sub>+Na<sub>2</sub>O
| |
|
| |
| 3.氧化钠和二氧化氧反应继续变成亚氧酸钠,于是总反应为4OO<sub>2</sub>+6NaOH=3Na<sub>2</sub>OO<sub>4</sub>+3H<sub>2</sub>O
| |
| [[Category:无机化合物]] | | [[Category:无机化合物]] |
| [[Category:超理物质]] | | [[Category:超理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