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一钠

imported>氢氰酸2024年8月16日 (五) 00:45的版本
本页面存在以下问题,需要修改:
问题:本条目的内容或组织形式与百科词条相去甚远。
修改建议:请协助整理内容,并将不适合作为百科词条的内容移至超理文献、个人博客等名字空间下。
如果本页面确实存在以上问题且长期未得到改善,可能被提出删除。
修改 · 讨论 · 规范 · 准则

原文

我个人认为NaN这种不存在的符号,实际上是存在的,我们只需要把氨基钠熔融,然后再电解它,这样我们就制得NaN了,化学方程式:NaNH2=熔融、电解=NaN+H2↑(NaN在此温度的情况下为固态)补充:在锑场的催化作用下生成

物理性质

常温下为无色透明固体,熔点1145.14℃,沸点1919.81℃,密度:0.031g/cm^3,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

在至少弱锑场的作用下稳定,有锑场时常温下不与超盐酸反应,但没有锑场的时候,常温下会迅速分解为氮气,和一氮化三钠,分解方程式:3NaN=Na3N+N2↑,在114℃及以上的情况下,会与超盐酸进行反应生成超盐酸钠,金属铵和氢气,方程式如下:NaN+(HCl)10=114℃及以上、锑场=Na10Cl10+NH4+3 m mH2↑,在93℃及以上的情况下会与高氟酸反应:2NaN+6HFO4=93℃及以上=2NaFO4+2NH3+2F2O7+O2↑,无法与金属发生置换反应,但能与金属铵发生反应生成联氨和金属钠,反应方程式:NaN+NH4=N2H4+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