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星」:修訂間差異
外觀
imported>氢氰酸 添加分类 |
imported>Chlorous acid 無編輯摘要 |
||
(未顯示由 3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7 次修訂) | |||
第1行: | 第1行: | ||
'''氮星'''(英语:Nitro),是[[零锑宙]]中心的一颗大型行星,直径70000千米(不包含大气层),也是零锑宙内最大的类地行星,大气由97%氮、2%氨、1%氰和微量水蒸气组成,海洋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陆地的主要成分则是硝酸钾,还含有少量尿素 | {{Notice|本条目为星球地理、天文、资源、物产等自然科学内容的介绍,请勿添加任何虚拟国家内容。如需查看有关人文历史等原虚拟国家内容,请移步[[苏弗莱亚-奈卓里亚联合帝国]]。|Black|White}} | ||
'''氮星'''(英语:Nitro),是[[零锑宙]]中心的一颗大型行星,直径70000千米(不包含大气层),也是零锑宙内最大的类地行星,大气由97%氮、2%氨、1%氰和微量水蒸气组成,海洋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陆地的主要成分则是硝酸钾,还含有少量尿素。氮星围绕[[零锑洞]]旋转。 | |||
== 卫星 == | == 卫星 == | ||
氮星曾拥有四颗卫星,分别是[[氨星|氮卫一]](氨星)、[[氰星|氮卫二]](氰星)、[[叠氮星|氮卫三]](叠氮星)和[[五唑星|氮卫四]](五唑星),这四颗卫星的大小和质量都超过地球,但氮星和它们当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构成类似冥王星和冥卫一的双子星关系,可见氮星的引力多么的强。不过,它们后来都被斥力风暴(零锑洞吸积盘中的物质高速运动产生的现象,会吹走周边的一切卫星,而斥力风暴是氮星民间对这种现象的俗称)甩出去了,因此氮星又被其他星球的人戏称为“最倒霉的星球” | 氮星曾拥有四颗卫星,分别是[[氨星|氮卫一]](氨星)、[[氰星|氮卫二]](氰星)、[[叠氮星|氮卫三]](叠氮星)和[[五唑星|氮卫四]](五唑星),这四颗卫星的大小和质量都超过地球,但氮星和它们当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构成类似冥王星和冥卫一的双子星关系,可见氮星的引力多么的强。不过,它们后来都被斥力风暴(零锑洞吸积盘中的物质高速运动产生的现象,会吹走周边的一切卫星,而斥力风暴是氮星民间对这种现象的俗称)甩出去了,因此氮星又被其他星球的人戏称为“最倒霉的星球”。 | ||
后来,氮星又捕获了氮卫五(硝星,全称氮氧化物星)、氮卫六(偶氮星)和氮卫七(重氮星)作为卫星,因而有“氨氰叠氮五唑星,偶氮重氮氧化氮”的说法。 | |||
== 历史 == | == 历史 == | ||
=== 公元前 === | === 公元前 === | ||
* 51亿年前,氮星 | * 51亿年前,氮星和零锑洞周围形成。 | ||
* 50亿年前,氮星表面冷却,硝酸液化,形成海洋。 | * 50亿年前,氮星表面冷却,硝酸液化,形成海洋。 | ||
* 50~40亿年前,四颗卫星相继形成。 | * 50~40亿年前,四颗卫星相继形成。 | ||
* 35亿年前,氮星出现生命。 | * 35亿年前,氮星出现生命。 | ||
* 7亿年前,氮星出现准智慧生命 | * 7亿年前,氮星出现准智慧生命,随后渐渐分为多个亚种。 | ||
* 公元前3000年,氰星脱离氮星轨道。 | * 公元前3000年,氰星脱离氮星轨道。 | ||
* 公元前1958年,氮星人智商达到智慧生命水平 | * 公元前1958年,氮星人智商达到智慧生命水平。 | ||
* 公元前1402年,五唑星和氨星脱离氮星轨道,氮星人撤出叠氮星。 | * 公元前1402年,五唑星和氨星脱离氮星轨道,氮星人撤出叠氮星。 | ||
* 公元 | * 公元前770~698年,氮星捕获其他三颗卫星。 | ||
[[Category:星球]] | [[Category:星球]] | ||
第30行: | 第24行: | ||
[[Category:天体]] | [[Category:天体]] | ||
[[Category:零锑宙]] | [[Category:零锑宙]] | ||
於 2025年3月10日 (一) 14:22 的最新修訂
本條目為星球地理、天文、資源、物產等自然科學內容的介紹,請勿添加任何虛擬國家內容。如需查看有關人文歷史等原虛擬國家內容,請移步蘇弗萊亞-奈卓里亞聯合帝國。
氮星(英語:Nitro),是零銻宙中心的一顆大型行星,直徑70000千米(不包含大氣層),也是零銻宙內最大的類地行星,大氣由97%氮、2%氨、1%氰和微量水蒸氣組成,海洋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陸地的主要成分則是硝酸鉀,還含有少量尿素。氮星圍繞零銻洞旋轉。
衛星[編輯]
氮星曾擁有四顆衛星,分別是氮衛一(氨星)、氮衛二(氰星)、氮衛三(疊氮星)和氮衛四(五唑星),這四顆衛星的大小和質量都超過地球,但氮星和它們當中的任何一個都不構成類似冥王星和冥衛一的雙子星關係,可見氮星的引力多麼的強。不過,它們後來都被斥力風暴(零銻洞吸積盤中的物質高速運動產生的現象,會吹走周邊的一切衛星,而斥力風暴是氮星民間對這種現象的俗稱)甩出去了,因此氮星又被其他星球的人戲稱為「最倒霉的星球」。
後來,氮星又捕獲了氮衛五(硝星,全稱氮氧化物星)、氮衛六(偶氮星)和氮衛七(重氮星)作為衛星,因而有「氨氰疊氮五唑星,偶氮重氮氧化氮」的說法。
歷史[編輯]
公元前[編輯]
- 51億年前,氮星和零銻洞周圍形成。
- 50億年前,氮星表面冷卻,硝酸液化,形成海洋。
- 50~40億年前,四顆衛星相繼形成。
- 35億年前,氮星出現生命。
- 7億年前,氮星出現准智慧生命,隨後漸漸分為多個亞種。
- 公元前3000年,氰星脫離氮星軌道。
- 公元前1958年,氮星人智商達到智慧生命水平。
- 公元前1402年,五唑星和氨星脫離氮星軌道,氮星人撤出疊氮星。
- 公元前770~698年,氮星捕獲其他三顆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