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场:修订间差异
imported>氢氰酸 无编辑摘要 |
imported>氢氰酸 无编辑摘要 |
||
第1行: | 第1行: | ||
'''氰场'''(Cyano Field),是一种物理场,带 | '''氰场'''(Cyano Field),也称'''酸场'''或'''质场''',是一种物理场,带正电,可以催化各类超理反应和化学反应的进行,可以抵消锑场。虽然叫这个名字,但它的本质并不是氰离子(或者任何符号中带有C和/或N的离子),只是因为它在[[氰星]]地下有大量分布而得名,氰场的本质实际上是高速运动的质子,其中部分质子还会通过强力“抱团”。 | ||
氰场强度的基本单位为千水<ref>正如千克是质量的基本单位一样(由于强度需要用水衡量的氰场比较罕见,所以一般使用千水)。</ref>(符号kÄ),没有特定符号。氰场强度跟脉冲的速度相关,速度越快,氰场越强。1kÄ的定义原本是能正好抵消13Bs锑场的氰场,而目前是脉冲速度为1km/s的氰场。作为比较,一般[[锑星人]]能够发出0.15千水的氰场,一般氰星人能发出6.1千水的氰场,发出氰场的锑际世界纪录为7.7千水 | == 发功 == | ||
用氰场[[发功]]时,质子会从使用者的头部,喷出;在天然的氰场中,这种粒子会从发出氰场物体的质心喷出。喷出的氰场(即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被称作脉冲。一般来说,脉冲的宽度在1毫米左右。在使用氰场发功时,脉冲只能向前;天然氰场中,脉冲的方向可以向上和下。 | |||
== 单位 == | |||
氰场强度的基本单位为千水<ref>正如千克是质量的基本单位一样(由于强度需要用水衡量的氰场比较罕见,所以一般使用千水)。</ref>(符号kÄ),没有特定符号。氰场强度跟脉冲的速度相关,速度越快,氰场越强。1kÄ的定义原本是能正好抵消13Bs锑场的氰场,而目前是脉冲速度为1km/s的氰场。作为比较,一般[[锑星人]]能够发出0.15千水的氰场,一般氰星人能发出6.1千水的氰场,发出氰场的锑际世界纪录为7.7千水。氰星地表(尤其是南半球)有许多火山口,喷出的不是岩浆,而是天然氰场,速度在149~896千水,其中脉冲的宽度从1米到20米不等,通常来说火山口越宽,氰场就更弱。 | |||
== 用途 == | |||
氰场作为一种超理场,主要用来提取能量而不是催化超理反应:脉冲可以提取动能,而静止的氰场(也称作)可以用来发电。 | |||
== 注释 == | |||
[[Category:物理场]] | [[Category:物理场]] | ||
[[Category:超理产品]] | [[Category:超理产品]] | ||
[[Category:超理]] | [[Category:超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