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orted>氢氰酸
无编辑摘要
PandaFiredoge留言 | 贡献
导入1个版本
 
(未显示3个用户的5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氰星'''(鹰语:Cyanog,[[氰星语]]:气{{造字|top=从|bottom=人}}皿从{{造字|left=气|right=𣏙}}口),又名'''HCN星'''(鹰语:Hycyan,氰星语:水{{造字|top=从|bottom=人}}气{{造字|top=从|bottom=人}}皿从)、'''Cy星'''、'''氰星一'''(英语:Cyanog 1,氰星语:气{{造字|top=从|bottom=人}}皿从{{造字|left=气|right=𣏙}}口空{{造字|top=水|bottom=龙}}),是[[锑宙]]的一颗流浪行星,直径13000km,自转周期22个地球小时,表面温度24℃,全境几乎都属于亚热带(其热量大部分来源于宇宙射线,而地下是冷的)。
'''氰星'''(鹰语:Cyanog),又名'''HCN星'''(鹰语:Hycyan),是[[锑宙]]的一颗流浪行星,直径13000km,自转周期22个地球小时,表面温度24℃,全境几乎都属于亚热带(其热量大部分来源于宇宙射线,而地下是冷的)。


氰星是[[氮星]]原来的四颗天然卫星中体积最小但质量最大的一颗,目前距离锑星约27光年。
氰星是[[氮星]]原来的四颗天然卫星中体积最小但质量最大的一颗,目前距离锑星约27光年。


近年来有人发现氰星围绕锑河系中心的一颗恒星公转,轨道半径接近1光年;双方的引力显然不够强,这里起主导作用的是:这颗恒星带负电,而氰星地幔中又有带正电的氰场,产生了极强的电磁力,将两者约束在一起,公转周期大约是250~1000万年。不过,这一研究成果还有待确认。
近年来有人发现氰星围绕锑河系中心的[[氰离子]]公转,轨道半径接近1光年;双方的引力显然不够强,这里起主导作用的是:这颗恒星带负电,而氰星地幔中又有带正电的氰场,产生了极强的电磁力,将两者约束在一起,公转周期大约是250~1000万年。不过,这一研究成果还有待确认。


== 组成 ==
== 组成 ==
氰星的大气全部是对流层,主要成分是氰气,地壳是金属氰化物组成,水体是氢氰酸组成的,地幔是极弱的[[氰场]],没有核。
氰星的大气全部是对流层,主要成分是氰气,地壳是金属氰化物组成,水体是氢氰酸组成的,地幔是极弱的[[氰场]],没有核。
== 地理 ==
氰星表面恰好50%是海洋,2.04%是湖泊,其中最大的是[[氰海湖]]。
总体上,氰星呈现出“北低南高”的趋势,最高点是位于南半球南氰市的二氢氰火山,距离南极152.3km;最低点是位于北半球无人区的普鲁士蓝海沟,距离北极50.2km。
氰星南半球(陆地半球)上大都布满陡峭的山脉,落差较大,土地贫瘠,不适合生产生活;而北半球(海洋半球)上的岛屿都过小,仅能勉强维持靠渔业为生的原始文明,因此氰星至今城镇化面积极低,大部分面积均为无人区,所有的城市都是在天然的'''浮岛'''上建造的(浮岛的数量不多,因此这决定了氰星的城市数量也不多)。


== 历史 ==
== 历史 ==
第26行: 第33行:
*公元前7000年,出现了诸如轮子的技术。
*公元前7000年,出现了诸如轮子的技术。
*公元前3000年,氰星被氮星一次强烈的斥力风暴而被推出原有运行轨道,进入锑宙,成为独立行星。
*公元前3000年,氰星被氮星一次强烈的斥力风暴而被推出原有运行轨道,进入锑宙,成为独立行星。
*公元前2000年,陆续有氰星人开始前往浮岛上居住。
*公元前1098年,氰星捕获了异氰星作为卫星,也称为氰卫一。
*公元前1098年,氰星捕获了异氰星作为卫星,也称为氰卫一。


第31行: 第39行:


=== 氰星人 ===
=== 氰星人 ===
氰星人吸入空气中的氰气时,令其与体内的碱反应,生成氰化物、氰酸盐和水((CN)<sub>2</sub>+2OH<sup>−</sup>==CN<sup>−</sup>+OCN<sup>−</sup>+H<sub>2</sub>O)。氰化物被吸入,成为本体的一部分;氰酸盐用来协助合成羟基脲等物质;水主要用来冷却体内的聚变反应堆(用于合成不能从自然界中获取的元素)。
氰星人吸入空气中的氰气时,令其与体内的碱反应,生成氰化物、氰酸盐和水((CN)<sub>2</sub>+2OH<sup>−</sup>==CN<sup>−</sup>+OCN<sup>−</sup>+H<sub>2</sub>O)。氰化物被吸入,成为本体的一部分;氰酸盐用来协助合成羟基脲等物质;水主要用来冷却体内的微型聚变反应堆(用于合成不能从自然界中获取的元素)。


氰星人的寿命因种族而异,通常为70~100年。
氰星人的寿命因种族而异,通常为70~1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