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动机:修订间差异
外观
imported>GSC.yc.1275 无编辑摘要 |
imported>GSC.yc.1275 无编辑摘要 |
||
第15行: | 第15行: | ||
''主条目:[[质中互化]]'' | ''主条目:[[质中互化]]'' | ||
利用在[[锑场]]下质子和中子的互相衰变都能释放能量这一事实制作永动机是可行的。不过由于中子衰变过快,无法大量制取,所以这个循环必须从质子开始。而因为质子之间带有强大的斥力,所以难以聚集,并且质子衰变很慢,所以在质子阶段放出的能量也很少,因此无法大量使用。 | 利用在[[锑场]]下{{LW|质子}}和{{LW|中子}}的互相衰变都能释放能量这一事实制作永动机是可行的。不过由于{{LW|中子}}衰变过快,无法大量制取,所以这个循环必须从{{LW|质子}}开始。而因为{{LW|质子}}之间带有强大的斥力,所以难以聚集,并且{{LW|质子}}衰变很慢,所以在{{LW|质子}}阶段放出的能量也很少,因此无法大量使用。 | ||
最终,伟大的超理学家[[赵明毅]]想到了一种办法:可以利用[[万能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加快质子衰变,同时用它的催化作用减慢中子衰变,于是[[赵明毅]经过一个月的研究,他宣布:永动机被制作出来了! | 最终,伟大的超理学家[[赵明毅]]想到了一种办法:可以利用[[万能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加快{{LW|质子}}衰变,同时用它的催化作用减慢{{LW|中子}}衰变,于是[[赵明毅]经过一个月的研究,他宣布:永动机被制作出来了! | ||
但是,后来[[杨启彪]]发现[[赵明毅]]的计算有大量误差,导致这个永动机实际上不会“永动”。[[赵明毅]]确认了这一说法后,撤回了这一研究成果。同时,[[杨启彪]]和[[雷绍武]]指出利用[[质中互化]]制作永动机确实是可行的。 | 但是,后来[[杨启彪]]发现[[赵明毅]]的计算有大量误差,导致这个永动机实际上不会“永动”。[[赵明毅]]确认了这一说法后,撤回了这一研究成果。同时,[[杨启彪]]和[[雷绍武]]指出利用[[质中互化]]制作永动机确实是可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