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质:修订间差异
imported>Chlorous acid |
imported>Chlorous acid 无编辑摘要 |
||
第9行: | 第9行: | ||
燃质在宏观表现上与其他元素不同,大量存在时也不会形成任何可以在三维空间内存在的实体,而是会形成火焰。因此,任何火焰均是燃质的宏观表征,亦即任何燃烧反应必定有燃质的参与方可进行。而在混有燃质的物质遇到一定的温度升高,但未发生燃烧反应时,燃质即作为反应的催化剂,也就是反应条件“加热”的实质。 | 燃质在宏观表现上与其他元素不同,大量存在时也不会形成任何可以在三维空间内存在的实体,而是会形成火焰。因此,任何火焰均是燃质的宏观表征,亦即任何燃烧反应必定有燃质的参与方可进行。而在混有燃质的物质遇到一定的温度升高,但未发生燃烧反应时,燃质即作为反应的催化剂,也就是反应条件“加热”的实质。 | ||
燃质与任何可燃物以及标准助燃物反应后都会生成对应的燃素化物,即人们常说的“灰烬”。燃素化物的命名方式为将反应物中电负性高的元素在前,电负性低的元素在后,命名为“某化某烬”。如Fe燃烧产生的Fe<sub>3</sub>O<sub>4</sub>,实际上应当命名为氧化铁烬;而其在Cl<sub>2</sub>中燃烧生成的FeCl<sub>3</sub>,其正式名称应当为氯化铁烬。 | |||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燃烧产物方可称作“烬”,如FeCl<sub>2</sub>、FeO等均不能称之为“烬”。 | |||
[[Category:质族元素]] | [[Category:质族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