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蟒毒素
根据由著名超理学家委员会通过的相关法案,本条目介绍的对象受到相关机构的严格管控。
球蟒毒素,是一种含有多元环结构的简单有机毒素,存在于宠物球蟒,角蛙体内,由镉星超理学家沙茶酱于2022年在地球上分离出来,低浓度的球蟒毒素是一种慢性神经毒素,由角蛙或球蟒皮肤组织内的毒腺通过胆固醇合成,接触它的碲球人都活不过2000年,目前已被锑和委和著超委进行严格管控,但愚蠢的地球人却普遍认为球蟒和角蛙无毒,至今也未分离出这种毒素。
化学性质
球蟒毒素是一种弱碱,微溶于水,其饱和水溶液pH值仅7.8,但是易溶于盐酸和硫酸,并形成易溶解的盐类,也能溶于多数醇,醚,醛等。
生物毒性
球蟒毒素会干扰人体的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正常工作,同时难以被代谢,引发生物机体缓慢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