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星:修订间差异
imported>氢氰酸 无编辑摘要 |
imported>氢氰酸 无编辑摘要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6行: | 第6行: | ||
100亿年前,年轻的电宙中就有着无数的恒星和行星,如同一个巨大的皇冠。在那时的电宙中心,我们能找到皇冠上最硕大的宝石,它就是历史上最大的恒星,半径是太阳的5000倍。突然,这颗璀璨的宝石炸开了,而它产生的超新星遗迹日后就形成了同样硕大的电星。50亿年前的电星也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但是在某一天,一颗携带着强大丁宗场的彗星撞到了电星,从而将所有夸克和胶子转变为电子,并且将丁宗场转移到了此时的电星上。 | 100亿年前,年轻的电宙中就有着无数的恒星和行星,如同一个巨大的皇冠。在那时的电宙中心,我们能找到皇冠上最硕大的宝石,它就是历史上最大的恒星,半径是太阳的5000倍。突然,这颗璀璨的宝石炸开了,而它产生的超新星遗迹日后就形成了同样硕大的电星。50亿年前的电星也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但是在某一天,一颗携带着强大丁宗场的彗星撞到了电星,从而将所有夸克和胶子转变为电子,并且将丁宗场转移到了此时的电星上。 | ||
由于这种场的影响,电星很快就出现了生命 | 由于这种场的影响,电星很快就出现了生命,直到1亿年前出现了现代的电星人(''H. electronesis''),本体是电子。由于年代久远,大部分物证都已经丧失,对那个时代的了解也极少。在著名的电子偶素遗址中发现了至今最古老的电星文献《电子古卷》,作于公元前6000年,该文献中说明这时的电星曾制取了正电子,并称其为“炸药”,曾被用于多场战争。电星此时有多个国家,但这些国家的名字已经全部散失。该文献目前被保管在电星首都博物馆。 | ||
之后的一段历史来源于当时电星的历史教材,作于公元前5000年,其中记载了这颗星球的统一。部分人认为电子偶素城是当时电星的首都。 | |||
(未完待续) |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