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科

於 2022年11月11日 (五) 10:34 由 imported>境界面上的规范场论 所做的修訂


硝科(英文:Shouka,有時也稱Nitroka),舊稱安科(英文:Anka),是一種科系元素,顧名思義是銻化的,符號÷,原子序數7.5。

研究歷史

本章節存在問題或需要擴充:原先的舊設定有不合理之處。

在以往的超理學研究中,氮元素一直都沒能被銻化。但有一次,幾個超理學家對氮氣施加極強銻場,當周圍銻場達到138193910382082910281929個標準銻場強度時(此時趙大師走進去都會被瞬間銻化,比銻星上歷史最高銻場強還高2910192102174倍),奇蹟發生了,氮元素居然被銻化了,形成了硝科單質(÷2),銻場強度低於392020382019121個標準銻場強度時便會衰變為氮氣,製造這麼強大的銻場是很燒錢的一件事,銻星民主帝國國家實驗室(趙明毅實驗室)在主持合成硝科的項目時甚至直接花光了實驗室半個世紀的積蓄,獲得了13g硝科單質。

性質

硝科的單質是一種具有惡臭氣味的土黃色氣體。

由於硝科分子÷2的硝科硝科鍵不像氮氣分子N2的氮氮鍵那麼強,因此硝科單質比氮氣更活潑。

化合物

硝科單質與氫氣在300攝氏度就可以反應生成÷H3。÷H3又稱㲵,可與水反應生成÷H4OH(氫氧化四氫一硝科鎓,簡稱氫氧化銷,一種強鹼,不同於NH3·H2O)。

硝科代替了氨基中氮之後就是㲵基(-÷H2),目前已經合成如下包含㲵基的物質:

  • 苯䏴(又稱硝科代苯胺,即苯胺中的氮替換為硝科)
  • 水合井(水合肼中的氮替換為硝科)

另外,三水科化硝科(÷%3,即硝科)是不穩定的,由於硝科更難被銻化,在銻場較弱時,其中的硝科更容易衰變成氮,並形成氮莞(N%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