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硫星:修订间差异

来自锑星百科
imported>Sxlzr444
 
imported>Chlorous acid
无编辑摘要
 
(未显示2个用户的16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REDIRECT [[锑:锑星百科用户虚拟国家有关/硫星]]
{{Notice|本条目为球地理、天文、资源、物产等自然学内容的介绍,请勿添加任何虚拟国家内容。如需查看有关人文历史等原虚拟国家内容,请移步[[苏弗莱亚-奈卓里亚联合帝国]]。|Black|White}}
'''硫星'''(Sulfuria),俗称'''流星'''(英语:The Meteor,硫星语:Al Meteorum),是一颗[[矿素星系]]的行星,与[[钬硫星]]构成双星系统,距离母恒星Chalcog平均约1.005天文单位,轨道偏心率0.032,公转周期为359.6硫星日,自转周期24.5小时,1硫星年约等于1.005地球年。
 
[[File:sulfur.jpg|缩略图|硫星]]
 
硫星与钬硫星的质心距离硫星中心约9901km,它们共有6颗卫星,整个系统类似冥王星-冥卫一系统,但是硫星与钬硫星都没有被对方潮汐锁定。硫卫一是硫星最大的卫星,又名'''[[磺科星]]'''(Theionia),大气及地壳组成与硫星相同,但海洋完全是浓硫酸,甚至存在焦硫酸、高硫酸组成的湖泊。
 
硫星大气由[[氮]]气(71%)、[[氧]]气(15%)、二硫(11%)、二氧化硫(2%)和其他气体(1%)组成,地表是由[[硫化氢]](62.3%)、[[水]](37.1%)和[[硫酸]](0.6%)组成的水体,陆地由硫单质与各种硫化物和硫酸盐组成,还含有一部分铁与镍。硫星直径为12751km,与地球极为相近。
 
硫星是锑宙中活火山数量最多的星球,达605座,其中大部分位于海底。
 
==历史==
硫星形成于51亿年前。48亿年前,出现原始海洋,全部都由[[硫化氢]]组成,覆盖了整个星球表面。陆地和大气层则是在42亿年前形成的,同时硫星从冥古宙进入了太古宙。
 
34亿年前,由于[[氧星]]辐射的氧场的用,一部分硫化氢分子中的硫原子裂变为两个氧原子,生成过氧化氢分子,过氧化氢分子又分解为水和氧气。这便是硫星存在氧气和水的原因。这个过程持续了约1.5亿年,在之结束后就是元古宙的开始。
 
16亿年前,[[钬硫星]]进入矿素星系,硫星与其组成双星系统。
 
==地理==
硫星有一块S形大陆,占星球面积的23%。赤道将大陆大约等分为南北两半,两半大陆地势均为中间高、四周低。
 
北方大陆中央为三江盆地,周围是江东山脉、江西山脉、江北高原,南部地势较低,与硫磺平原相接。江西山脉西侧,南部矾河流域为矾河平原,中部和北部为矿矾高原,西部沿海地区为维多利亚(Vitriolia)平原。江东山脉东侧是石㐬平原,这是北方最大的平原。江北高原北侧,自西向东依次是硫酸高原、磺水谷地、石风盆地、磺河中游高原、磺河下游丘陵。北极圈内主要是北极平原。南方大陆中间是氟硫高原和盐磺高原,西方为硫氰平原、噻环高原,东方为磺胺平原、硫醇丘陵。
 
==气候==
硫星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按照钶苯气候分类法,硫星拥有如下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沙漠气候
*温带草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寒带气候
硫星缺少热带雨林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Infobox Weather
|metric_first=Yes
|single_line=Yes
|location = 硫星三江市
 
|Jan_Hi_°C= 16.6
|Feb_Hi_°C= 20.2
|Mar_Hi_°C= 24.9
|Apr_Hi_°C= 33.8
|May_Hi_°C= 32.0
|Jun_Hi_°C= 29.4
|Jul_Hi_°C= 28.5
|Aug_Hi_°C= 22.3
|Sep_Hi_°C= 25.9
|Oct_Hi_°C= 19.1
|Nov_Hi_°C= 14.2
|Dec_Hi_°C= 10.1
 
|Jan_Lo_°C= -2.8
|Feb_Lo_°C= 1.0
|Mar_Lo_°C= 4.2
|Apr_Lo_°C= 12.9
|May_Lo_°C= 10.8
|Jun_Lo_°C= 10.0
|Jul_Lo_°C= 6.8
|Aug_Lo_°C= 5.4
|Sep_Lo_°C= 9.3
|Oct_Lo_°C= 2.3
|Nov_Lo_°C= 0.5
|Dec_Lo_°C= -1.6
 
|source=硫星三江省气象局
}}
 
[[Category:行星]]
[[Category:天体]]
[[Category:星球]]
[[Category:硫星]]

2025年3月10日 (一) 14:20的最新版本

本条目为星球地理、天文、资源、物产等自然科学内容的介绍,请勿添加任何虚拟国家内容。如需查看有关人文历史等原虚拟国家内容,请移步苏弗莱亚-奈卓里亚联合帝国

硫星(Sulfuria),俗称流星(英语:The Meteor,硫星语:Al Meteorum),是一颗矿素星系的行星,与钬硫星构成双星系统,距离母恒星Chalcog平均约1.005天文单位,轨道偏心率0.032,公转周期为359.6硫星日,自转周期24.5小时,1硫星年约等于1.005地球年。

硫星

硫星与钬硫星的质心距离硫星中心约9901km,它们共有6颗卫星,整个系统类似冥王星-冥卫一系统,但是硫星与钬硫星都没有被对方潮汐锁定。硫卫一是硫星最大的卫星,又名磺科星(Theionia),大气及地壳组成与硫星相同,但海洋完全是浓硫酸,甚至存在焦硫酸、高硫酸组成的湖泊。

硫星大气由气(71%)、气(15%)、二硫(11%)、二氧化硫(2%)和其他气体(1%)组成,地表是由硫化氢(62.3%)、(37.1%)和硫酸(0.6%)组成的水体,陆地由硫单质与各种硫化物和硫酸盐组成,还含有一部分铁与镍。硫星直径为12751km,与地球极为相近。

硫星是锑宙中活火山数量最多的星球,达605座,其中大部分位于海底。

历史[编辑]

硫星形成于51亿年前。48亿年前,出现原始海洋,全部都由硫化氢组成,覆盖了整个星球表面。陆地和大气层则是在42亿年前形成的,同时硫星从冥古宙进入了太古宙。

34亿年前,由于氧星辐射的氧场的作用,一部分硫化氢分子中的硫原子裂变为两个氧原子,生成过氧化氢分子,过氧化氢分子又分解为水和氧气。这便是硫星存在氧气和水的原因。这个过程持续了约1.5亿年,在之结束后就是元古宙的开始。

16亿年前,钬硫星进入矿素星系,硫星与其组成双星系统。

地理[编辑]

硫星有一块S形大陆,占星球表面积的23%。赤道将大陆大约等分为南北两半,两半大陆地势均为中间高、四周低。

北方大陆中央为三江盆地,周围是江东山脉、江西山脉、江北高原,南部地势较低,与硫磺平原相接。江西山脉西侧,南部矾河流域为矾河平原,中部和北部为矿矾高原,西部沿海地区为维多利亚(Vitriolia)平原。江东山脉东侧是石㐬平原,这是北方最大的平原。江北高原北侧,自西向东依次是硫酸高原、磺水谷地、石风盆地、磺河中游高原、磺河下游丘陵。北极圈内主要是北极平原。南方大陆中间是氟硫高原和盐磺高原,西方为硫氰平原、噻环高原,东方为磺胺平原、硫醇丘陵。

气候[编辑]

硫星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按照钶苯气候分类法,硫星拥有如下气候:

  • 热带季风气候
  • 热带草原气候
  • 热带沙漠气候
  • 温带海洋性气候
  • 温带沙漠气候
  • 温带草原气候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温带季风气候
  • 高原山地气候
  • 寒带气候

硫星缺少热带雨林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硫星三江市气候平均数据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平均高温℃(℉) 16.6 20.2 24.9 33.8 32.0 29.4 28.5 22.3 25.9 19.1 14.2 10.1
平均低温℃(℉) -2.8 1.0 4.2 12.9 10.8 10.0 6.8 5.4 9.3 2.3 0.5 -1.6
来源:硫星三江省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