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星
本條目為星球地理、天文、資源、物產等自然科學內容的介紹,請勿添加任何虛擬國家內容。如需查看有關人文歷史等原虛擬國家內容,請移步克勞烈亞-卡拉珀尼亞聯合帝國。
碳星(Carbonia),是碳族星系最內層的行星,距離母恆星0.75天文單位,公轉周期244地球日。地表是碳酸鹽、碳化物和各種碳單質組成的岩石,海洋中有豐富的化石燃料,最底層甚至還有可燃冰的存在。碳星大氣由二氧化碳(44%)、一氧化碳(28%)、甲烷(16%)和其他物產氣體(12%)構成。
地形
碳星有一塊C形的大陸,在中間部分有大量群島;碳星地勢西高東低,多平原和丘陵地形,山地主要集中在西部。
資源和物產
碳星擁有銻宙最多的金剛石、石油、煤炭資源,17世紀時靠出口石油和煤炭積攢了大量資金,因此碳星在17世紀末就進入了工業時代,是碳族星系最大的工業國。直到現在,碳星依然是銻宙最大的石油出口商,全銻宙50%以上的煤、石油、天然氣均來自碳星。
碳星大氣中二氧化碳和甲烷含量很高,溫室效應十分嚴重,加之距離恆星很近,碳星的平均溫度在19.2℃,夏季平均高溫可達68℃,極端高溫甚至達到了88℃,史前碳星的大氣層十分厚重,在早期甚至達到了太陽系金星的水平,有「銻宙溫室」之稱,而中後期因為大氣層頻繁地發生大量自由基反應,導致大氣層出現了臭氧和石墨塵,吸收了許多來自恆星的熱量,同時大氣層也因為各種原因而日漸稀薄,溫室效應減弱,最終才變成了一顆適合生命生存的星球。
碳星生物多樣性的中心地帶位於北部的克拉塔爾[1]大平原,該地區雨旱兩季分化十分明顯,植物大體可以分為三大類:一類是僅在雨季生長的短命植物,另一類是耐旱的淺根多肉植物,第三類是雨季生長,旱季地上部分枯死,以地下部分度過旱季的肉質根莖植物。該地區的動物以特化的超大型齧齒類為主,有的齧齒類甚至演化成了花豹一樣的大型掠食者。
氣候
碳星為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一年分旱雨兩季。碳星的轉軸傾角較小,極晝極夜與四季分化很不明顯。
羰基市氣候平均數據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平均高溫℃(℉) | 30.0 | 47.8 | 49.1 | 51.3 | 58.5 | 64.8 | 68.0 | 57.6 | 46.0 | 35.9 | 21.5 | 17.9 | |
平均低溫℃(℉) | -21.1 | 16.9 | 24.1 | 47.2 | 47.1 | 61.9 | 67.5 | 37.8 | 41.8 | 19.0 | 11.7 | -47.1 | |
降水量mm(英寸) | 15.65 | 11.8 | 38.9 | 189.1 | 439.4 | 785.5 | 817.55 | 597.1 | 313.2 | 254.12 | 1.15 | 0.19 | 3,463.66 |
來源:碳星羰基市氣象台 |
- ↑ 「煤焦油」英文的音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