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碳”︁
外观
该编辑可以被撤销。 请检查下面的对比以核实您想要撤销的内容,然后发布下面的更改以完成撤销。
最后版本 | 您的文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H|鉲; zh-hans:鉲; zh-hant:鉲; zh-cn:鉲; zh:鉲;}-{{包含非超理内容}}{{真实存在|碳}}{{元素信息|名称 = 碳 Carbon|符号 = C|原子序数 = 6|原子量 = 12.011|族 = | -{H|鉲; zh-hans:鉲; zh-hant:鉲; zh-cn:鉲; zh:鉲;}-{{包含非超理内容}}{{真实存在|碳}}{{元素信息|名称 = 碳(Carbon)|符号 = C|原子序数 = 6|原子量 = 12.011|族 = IVA族|周期 = 第二周期|常见同位素 = '''<sup>12</sup>C''',<sup>13</sup>C,<sup>14</sup>C,|衰变方式 = β衰变(<sup>14</sup>C)|半衰期 = 稳定(<sup>12</sup>C,<sup>13</sup>C),5730年(<sup>14</sup>C)|常见化合价 = +4,+2,-4,0等|常见化合物 = CO,CO<sub>2</sub>,CH<sub>4</sub>,碳化物,碳酸及其盐,氰及氰化物,各种有机物|特殊性质 = 有机物的支架}} | ||
==单质== | ==单质== | ||
<blockquote><small>详见:[[碳的同素异形体|''碳的同素异形体'']]</small></blockquote> | <blockquote><small>详见:[[碳的同素异形体|''碳的同素异形体'']]</small></blockquote> | ||
第7行: | 第7行: | ||
#蓝丝黛尔石,也就是六角金刚石,和金刚石差不多。 | #蓝丝黛尔石,也就是六角金刚石,和金刚石差不多。 | ||
#蜡石,也就是石墨受到大力撞击后变成的结构。 | #蜡石,也就是石墨受到大力撞击后变成的结构。 | ||
# | #汞黝矿结构碳,扭曲得不成样子。 | ||
#碳气凝胶,地球人发明的奇怪玩意,据说密度很小。 | #碳气凝胶,地球人发明的奇怪玩意,据说密度很小。 | ||
#碳纳米泡沫,说起来密度像空气一样大呢! | #碳纳米泡沫,说起来密度像空气一样大呢! | ||
#石墨烯,貌似是个二维的东西 | #石墨烯,貌似是个二维的东西 | ||
#[[乙㶬]],易燃物质,含有碳碳四键 | #[[乙㶬]],易燃物质,含有碳碳四键 | ||
存在争议:四聚碳,即{{Chem|C4}},会剧烈爆炸,得到浆糊状产物。部分锑星学者认为其是[[互化物]],其他则认为是单质。 | |||
==互化物== | ==互化物== | ||
# 碳化碳,{{Chem|CC}},黑色固体,其中两个碳原子通过碳碳四键连接, | # 碳化碳,{{Chem|CC}},黑色固体,其中两个碳原子通过碳碳四键连接,极易分解。 | ||
==氧化物 | ==氧化物极其衍生物== | ||
#二氧化碳,{{Chem|CO2}},虽然无毒,但会加剧温室效应。 | |||
#二氧化碳,{{Chem|CO2}} | #一氧化碳,{{Chem|CO}},有窒息性毒性,但是[[锑星人]]少量吸入可以起到清醒的效果。在地球上常被用于炼铁。 | ||
#一氧化碳,{{Chem|CO}} | |||
#碳酸,{{Chem|H2CO3}},易挥发的弱酸,按照理论而言其实是中强酸,但因为它具有与偕二醇相似结构,极易分解,并且在水中主要以水合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导致其成为一种弱酸。地球人已经制备了无水碳酸晶体。将碳酸晶体置于弱锑场下发功,或者用高频铋星红石刺激,可以令之浓缩为200%。这时候碳酸变为超级强酸。若加入锑鉲合金,可以生成超碳酸。 | #碳酸,{{Chem|H2CO3}},易挥发的弱酸,按照理论而言其实是中强酸,但因为它具有与偕二醇相似结构,极易分解,并且在水中主要以水合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导致其成为一种弱酸。地球人已经制备了无水碳酸晶体。将碳酸晶体置于弱锑场下发功,或者用高频铋星红石刺激,可以令之浓缩为200%。这时候碳酸变为超级强酸。若加入锑鉲合金,可以生成超碳酸。 | ||
#超碳酸,{{Chem|(H2CO3)4·2H2O}},非常强酸。 | #超碳酸,{{Chem|(H2CO3)4·2H2O}},非常强酸。 | ||
#碳酸碳,{{Chem|C(CO3)2}},灰色无定形固体。 | #碳酸碳,{{Chem|C(CO3)2}},灰色无定形固体。 | ||
第31行: | 第29行: | ||
#一氧化二碳,{{Chem|C2O}},化学性质极其活泼。 | #一氧化二碳,{{Chem|C2O}},化学性质极其活泼。 | ||
#一氧化三碳,C<sub>3</sub>O,性质类似于一氧化二碳 | #一氧化三碳,C<sub>3</sub>O,性质类似于一氧化二碳 | ||
#{{LW|三氧化碳}},{{Chem|CO3}},其中存在碳为+6价和过氧化物两种形式,在地球上也可以制得。强氧化性,极不稳定 | #{{LW|三氧化碳}},{{Chem|CO3}},其中存在碳为+6价和过氧化物两种形式,在地球上也可以制得。强氧化性,极不稳定。 | ||
#苯六甲酸酐,C<sub>12</sub>O<sub>6</sub>,能和水反应形成强酸性的苯六甲酸。 | #苯六甲酸酐,C<sub>12</sub>O<sub>6</sub>,能和水反应形成强酸性的苯六甲酸。 | ||
#环碳酐,(CO<sub>2</sub>)<sub>n</sub>,是二氧化碳在超高压下的环状高聚物,可以命名为(0.5n)氧杂环n (0.5n)酮。 | #环碳酐,(CO<sub>2</sub>)<sub>n</sub>,是二氧化碳在超高压下的环状高聚物,可以命名为(0.5n)氧杂环n (0.5n)酮。 | ||
第37行: | 第35行: | ||
==简单氢化物== | ==简单氢化物== | ||
#{{LW|甲烷}},{{Chem|CH4}},最简单的碳基有机物。 | #{{LW|甲烷}},{{Chem|CH4}},最简单的碳基有机物。 | ||
#[[甲烯]],{{Chem|CH2}},又称卡宾。 | #[[甲烯]],{{Chem|CH2}},即环甲烷,又称卡宾。 | ||
#[[甲炔]],CH,又名卡拜,实际上不是炔烃。 | #[[甲炔]],CH,又名卡拜,实际上不是炔烃。 | ||
#[[氢合甲烷]],{{Chem|CH5}},[[mp3杂化]]的代表物质。 | #[[氢合甲烷]],{{Chem|CH5}},[[mp3杂化]]的代表物质。 | ||
#[[高烷]],{{Chem|CH6}},又称二氢合甲烷,mp3杂化的另一代表物质。 | #[[高烷]],{{Chem|CH6}},又称二氢合甲烷,mp3杂化的另一代表物质。 | ||
==制取== | ==制取== | ||
大分解碳酸钙生成氧气、碳和钙。加足量氢化脱苄苯甲醇溶解钙,过滤即可。 | |||
亦可使用文字守恒定律合成或从天然木炭中发功制备。 | 亦可使用文字守恒定律合成或从天然木炭中发功制备。 | ||
{{元素周期表简表}} | {{元素周期表简表}} | ||
[[Category:元素]] | [[Category:元素]] | ||
[[Category:包含非超理内容的页面]] | [[Category:包含非超理内容的页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