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碳」:修訂間差異

出自锑星百科
imported>Chlorous acid
imported>Chlorous acid
 
第19行: 第19行:


==氧化物及其衍生物==
==氧化物及其衍生物==
{{TiduLink|无水碳酸}}
#二氧化碳,{{Chem|CO2}},完全燃烧产生,虽然无毒,但会加剧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Chem|CO2}},完全燃烧产生,虽然无毒,但会加剧温室效应。
#一氧化碳,{{Chem|CO}},不完全燃烧产生,有窒息性毒性,但是[[锑星人]]少量吸入可以起到清醒的效果。在地球上常被用于炼铁。
#一氧化碳,{{Chem|CO}},不完全燃烧产生,有窒息性毒性,但是[[锑星人]]少量吸入可以起到清醒的效果。在地球上常被用于炼铁。
#碳酸,{{Chem|H2CO3}},易挥发的弱酸,按照理论而言其实是中强酸,但因为它具有与偕二醇相似结构,极易分解,并且在水中主要以水合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导致其成为一种弱酸。地球人已经制备了无水碳酸晶体。将碳酸晶体置于弱锑场下发功,或者用高频铋星红石刺激,可以令之浓缩为200%。这时候碳酸变为超级强酸。若加入锑鉲合金,可以生成超碳酸。{{TiduLink|无水碳酸}}
#碳酸,{{Chem|H2CO3}},易挥发的弱酸,按照理论而言其实是中强酸,但因为它具有与偕二醇相似结构,极易分解,并且在水中主要以水合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导致其成为一种弱酸。地球人已经制备了无水碳酸晶体。将碳酸晶体置于弱锑场下发功,或者用高频铋星红石刺激,可以令之浓缩为200%。这时候碳酸变为超级强酸。若加入锑鉲合金,可以生成超碳酸。
#过二碳酸,{{Chem|H2C2O6}},有氧化性的强酸,在锑星很常见。是制取高氧化态化合物的原料。
#过二碳酸,{{Chem|H2C2O6}},有氧化性的强酸,在锑星很常见。是制取高氧化态化合物的原料。
#超碳酸,{{Chem|(H2CO3)4·2H2O}},非常强酸。
#超碳酸,{{Chem|(H2CO3)4·2H2O}},非常强酸。

於 2025年1月20日 (一) 07:58 的最新修訂

注意:本頁面包含非超理內容,請注意鑑別。
本條目為碳的超理化版本。碳在現實中存在。本維基未標明非超理的條目均不可信。關於現實中的碳,請查閱維基百科條目:

單質[編輯]

詳見:碳的同素異形體

  1. 石墨,地球上最常見。熔點3500ºC,沸點4827℃。黑色,硬度低。
  2. 金剛石,地球上少見。硬度極高,而且很貴。
  3. 足球烯(C60),用於製造原子足球,硬度低,熔沸點低。
  4. 藍絲黛爾石,也就是六角金剛石,和金剛石差不多。
  5. 蠟石,也就是石墨受到大力撞擊後變成的結構。
  6. 施瓦茨結構碳[1],扭曲得不成樣子。
  7. 碳氣凝膠,地球人發明的奇怪玩意,據說密度很小。
  8. 碳納米泡沫,說起來密度像空氣一樣大呢!
  9. 石墨烯,貌似是個二維的東西
  10. 乙㶬,易燃物質,含有碳碳四鍵
  11. 存在爭議:四聚碳,即C4,會劇烈爆炸,得到漿糊狀產物。部分銻星學者認為其是互化物,其他則認為是單質。
  12. 體心立方堆積去氫立方烷,化學式(C8)n,碳碳鍵鍵角分別為90°和125°15'。

互化物[編輯]

  1. 碳化碳,CC,黑色固體,其中兩個碳原子通過碳碳四鍵連接,即使是低溫或高壓或施加銻場也極易分解。

氧化物及其衍生物[編輯]

為了照顧那些智商捉雞,怎麼也考不上哈爾濱佛學院天朝人銻度百科有一個主題關於:無水碳酸
  1. 二氧化碳,CO2,完全燃燒產生,雖然無毒,但會加劇溫室效應。
  2. 一氧化碳,CO,不完全燃燒產生,有窒息性毒性,但是銻星人少量吸入可以起到清醒的效果。在地球上常被用於煉鐵。
  3. 碳酸,H2CO3,易揮發的弱酸,按照理論而言其實是中強酸,但因為它具有與偕二醇相似結構,極易分解,並且在水中主要以水合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導致其成為一種弱酸。地球人已經製備了無水碳酸晶體。將碳酸晶體置於弱銻場下發功,或者用高頻鉍星紅石刺激,可以令之濃縮為200%。這時候碳酸變為超級強酸。若加入銻鉲合金,可以生成超碳酸。
  4. 過二碳酸,H2C2O6,有氧化性的強酸,在銻星很常見。是製取高氧化態化合物的原料。
  5. 超碳酸,(H2CO3)4·2H2O,非常強酸。
  6. 碳酸碳,C(CO3)2,灰色無定形固體。
  7. 鹼式碳酸硫,S(OH)2CO3。黑色固體。
  8. 三氧化二碳,C2O3,即磁碳。
  9. 二氧化三碳,C3O2,易聚合、加熱易分解。遇水生成丙二酸。與氨反應生成丙二酰胺。需要在13.3kPa壓強以下儲存。由丙二酸熱分解製得。
  10. 一氧化二碳,C2O,化學性質極其活潑。
  11. 一氧化三碳,C3O,性質類似於一氧化二碳
  12. 三氧化碳CO3,其中存在碳為+6價和過氧化物兩種形式,在地球上也可以製得。強氧化性,極不穩定,即使低溫或高壓或施加銻場也都極易分解。
  13. 苯六甲酸酐,C12O6,能和水反應形成強酸性的苯六甲酸。
  14. 環碳酐,(CO2)n,是二氧化碳在超高壓下的環狀高聚物,可以命名為(0.5n)氧雜環n (0.5n)酮。

簡單氫化物[編輯]

  1. 甲烷CH4,最簡單的碳基有機物。
  2. 甲烯CH2,又稱卡賓。
  3. 甲炔,CH,又名卡拜,實際上不是炔烴。
  4. 氫合甲烷CH5mp3雜化的代表物質。
  5. 高烷CH6,又稱二氫合甲烷,mp3雜化的另一代表物質。
  6. 環甲烷CH2,甲烷中的碳被掰彎之後的物質。

製取[編輯]

利用大分解反應,對碳酸鈣發功,使之分解生成氧氣、碳和鈣。加足量氫化脫苄苯甲醇溶解鈣,過濾即可。

亦可使用文字守恆定律合成或從天然木炭中發功製備。

元素周期表
<tabber>複數周期=
序數 -i i 2i 3i 4i 5i 更多
元素 M 鉾Sb Ch Sb Dc Sb Six 䃤Sb Hon 鉷Sb Zh 磚Sb ...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