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科:修订间差异
imported>Chlorous acid 无编辑摘要 |
imported>Sxlzr444 这个点子是挺有趣的,如果可以修改则不应该删除。 |
||
第1行: | 第1行: | ||
{{ | {{内容问题|issue=内容不够超理化。|fix=对于“红票”“黄票”的描述应该比较“科学”化,当作一种物质来描述,而不是单纯描述其原型。}} | ||
{{元素信息|名称=票科 Piaoka|符号=🎫|原子序数=123.56|原子量=311.86|常见同位素=票科-312|熔点=554℃|沸点=2376℃|颜色=单质为灰色|衰变方式=稳定|半衰期=稳定|常见化合价=-0.56,+0.44,+0.5,+1,+123.56|常见化合物=红票黄票白票粉票|title1=票科|caption1=}} | {{元素信息|名称=票科 Piaoka|符号=🎫|原子序数=123.56|原子量=311.86|常见同位素=票科-312|熔点=554℃|沸点=2376℃|颜色=单质为灰色|衰变方式=稳定|半衰期=稳定|常见化合价=-0.56,+0.44,+0.5,+1,+123.56|常见化合物=红票黄票白票粉票|title1=票科|caption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