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臭氟”︁
该编辑可以被撤销。 请检查下面的对比以核实您想要撤销的内容,然后发布下面的更改以完成撤销。
最后版本 | 您的文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blockquote> | <blockquote></blockquote> | ||
'''臭氟'''(英文:''' | '''臭氟'''(英文:'''Fluozone''',化学式:F<sub>3</sub>)是由英国科学家西弗勒斯·斯内普(Severus Snape)于2009年1月11日在霍格沃茨化学研究所发现的一种具有极强氧化性的物质,其氧化性强于氟气,也强于[[臭氯]]。另外,臭氟还可以发生一些颠覆原有化合价理论和反应规律的反应。 | ||
== 分子结构 == | == 分子结构 == | ||
第11行: | 第10行: | ||
== 化学性质 == | == 化学性质 == | ||
正如臭氧的氧化性强于氧气,臭氟的氧化性也要强于氟气。它在常温下就能把所有元素氧化到最高价态,甚至更高 | 正如臭氧的氧化性强于氧气,臭氟的氧化性也要强于氟气。它在常温下就能把所有元素氧化到最高价态,甚至更高,如: | ||
{{Chem|3He(g)+2F3(g)=====3HeF2(g)}} | {{Chem|3He(g)+2F3(g)=====3HeF2(g)}} | ||
第31行: | 第30行: | ||
臭氟和碱金属、碱土金属反应时,剧烈放热,其焓变约为-4*10<sup>6</sup>kJ/mol,生成产物极为复杂,如臭氟和钡反应,会生成{{Chem|BaF2}}、{{Chem|BaF4}}([[过氟化钡]])乃至{{Chem|BaF8}}([[神氟化钡]]),其产物因反应条件、物质的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 臭氟和碱金属、碱土金属反应时,剧烈放热,其焓变约为-4*10<sup>6</sup>kJ/mol,生成产物极为复杂,如臭氟和钡反应,会生成{{Chem|BaF2}}、{{Chem|BaF4}}([[过氟化钡]])乃至{{Chem|BaF8}}([[神氟化钡]]),其产物因反应条件、物质的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 ||
(以上反应均极为剧烈,会产生12000°C以上高温,请勿随意尝试!做臭氟的实验须用 | (以上反应均极为剧烈,会产生12000°C以上高温,请勿随意尝试!做臭氟的实验须用酸性熟石灰或草木灰作冷却剂,请小心实验!) | ||
== 生物活性 == | == 生物活性 == | ||
第37行: | 第36行: | ||
一般的气态臭氟除腐蚀性外,并无生物活性。但臭氟在极低温(约51K)下会形成多聚体,称为3F团或FFF团。此多聚体性质稳定,即使恢复常温也不会分解。这种多聚体虽然没有腐蚀性,但对[[准智慧生物]]的神经活动有很强的干扰,尤其是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准智慧生物摄入FFF团后,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活动会出现严重异常,如果摄入时脑内多巴胺含量过高,甚至可能导致体温调节机制失效,最终导致[[人体自燃]]。 | 一般的气态臭氟除腐蚀性外,并无生物活性。但臭氟在极低温(约51K)下会形成多聚体,称为3F团或FFF团。此多聚体性质稳定,即使恢复常温也不会分解。这种多聚体虽然没有腐蚀性,但对[[准智慧生物]]的神经活动有很强的干扰,尤其是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准智慧生物摄入FFF团后,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活动会出现严重异常,如果摄入时脑内多巴胺含量过高,甚至可能导致体温调节机制失效,最终导致[[人体自燃]]。 | ||
:LD50:0. | :LD50:0.2mg/kg | ||
[[Category:单质]] | [[Category:单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