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西博氏天体命名法:修订间差异

来自锑星百科
imported>Linakrbcs
无编辑摘要
imported>Hydrogen Sulfide
无编辑摘要
 
第27行: 第27行:


例如:P-A-II-52°-24,即为地球。
例如:P-A-II-52°-24,即为地球。
==导航==
{{超理天文}}
[[Category:锑星]]
[[Category:锑星]]
[[Category:超理理论]]
[[Category:超理理论]]
[[Category:超理天文]]
[[Category:超理天文]]

2025年3月16日 (日) 04:44的最新版本

西博氏天体命名法,是由地球留学至锑星大学的一年级生西博里耶创立的天体命名法,目前已在锑星广泛使用。

观测[编辑]

由于锑星是一个正球体,故在其0°经线和180°经线与赤道交点各设一天文台,分别为A台和B台。以天文台为中心,建立一个以所在经线为Y轴,赤道线为X轴的直角坐标系。直角坐标系所在曲面为垂直于两天文台连线的平切面。这样,可观测空域内的所有天体均可用坐标表示。

分级[编辑]

在天体命名前会先对其进行分级。

天体名[编辑]

恒星:F

行星:P

卫星:S

小行星:A

星团:C

其它天体:O

亮度分级[编辑]

从“不可见暗星”到“可观测最亮星”,共分0~7八个亮度级别。此分级只适用于恒星和星团以及部分其他天体。

命名[编辑]

以A半球面为例:在A天文台所在地的夏至日零时进行观测,作目标天体与中心点连线,与X轴夹角为α角,连线长度以天球标准尺测量,设为d米。若在第一象限,标为I,第二象限标位II,以此类推。若在X轴正半轴上,标为X+,负半轴上标为X-,以此类推。中心原点标为O。形式为:天体名-观测半球-所在象限(或所在半轴或中心原点)-α大小(0°~90°)-连线长度-亮度分级。实际距离由锑场测量。

例如:P-A-II-52°-24,即为地球。

导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