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效应: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imported>铜的蓝和锂的红
无编辑摘要
 
(未显示2个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诱导效应''',是A.M.Бутлеров为解释“同一种元素为何在不同的有机物分子中表现出不同的性质”而提出的理论。其主要内容是:一种元素遇到另一种元素时的表现,必会受到第三元素的影响。[[万草园主]]将诱导效应应用于无机化学,解释了N<sub>2</sub>O各原子的化合价(端氮原子-3、中氮原子+5、氧原子-2)获得成功。万草园主还发现了诱导效应的实质,即“分子中各原子的化合价一定正负相间”。
{{WikipediaLink|诱导效应}}
{{历史条目}}'''诱导效应''',是[[A.M.Бутлеров]]为解释“同一种元素为何在不同的有机物分子中表现出不同的性质”而提出的理论。其主要内容是:一种元素遇到另一种元素时的表现,必会受到第三元素的影响。[[万草园主]]将诱导效应应用于无机化学,解释了N<sub>2</sub>O各原子的化合价(端氮原子-3、中氮原子+5、氧原子-2)获得成功。万草园主还发现了诱导效应的实质,即“分子中各原子的化合价一定正负相间”。
[[Category:超理理论]]
[[Category:超理理论]]
[[Category:超理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