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照顧那些患有腦銻,怎麼也考不上銻星大學的地球人,銻度百科有一個主題關於:不確定性

注意⚠️:與銻星百科的說不準原理不是同一個意思。

基礎知識

說不準原理(Law of Uncertainty in React),即「反應不確定性」。具體表現是元素或化合物經過反應之後可能出現各種不確定,結果多樣。這種原理的體現,往往出現在物理變化中更多,而非化學變化。在量子力學中,也可被直接稱作不確定性。射線的波粒二象性是最經典的闡述說不準原理的例子。此外,比較經典的還有力的絕對性、光的折反比和電流分流問題。

其實在化學中,也有反應不確定性。就是化學反應之後得到的產物不唯一。

小學一年級時我們都學過,碳和氧氣反應會有部分反應不完全,生成CO2或CO。雖然我們可以做到使反應儘可能完全,但是仍無法避免微觀上有其他物質產生。還有中學的鋁熱反應,生成物不只有氧化鋁、鐵,還有殘餘的氧化鐵、四氧化三鐵、一氧化鐵、鋁以及微量的氧化鋁鐵。這是一個複雜的說不準問題。

學齡

好在,說不準原理並不是我們普通化學家或愛好者的必修,僅在銻星大學量子物理專業中有詳細解說。化學家或其它工作者們只需要知道這種原理的存在性即可。

體現

這是一個很令人頭疼的原理。因為它很可能會發生在完全同一種反應下。

據實驗,活動性強的元素更加容易出現這個現象。比如將鉀丟入水中只會得到氫氧化鉀(和氧化鉀),但將銫丟入水中,可能得到的是:

氫氧化銫(CsOH)、氧化銫(Cs2O)、氫化銫(CsH)、二氧氫化銫(H3CsO2

並且可能不只是上面的一種,而可能是多種。

釋義與引申義

銻語詞典中,有許多關於說不準的諺語和延伸。

詞典摘抄

「說不準原理」

❶「語言」可以形容人難以捉摸,同樣的對待可能得到不同的結果。

❷「語言」形容事情複雜,賭性很大。

❸「化」指活動性大的金屬反應後產物種類較多。

❹「量物」同一物理量或功能有數種形態。見此條「疊加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