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者之石

於 2025年2月16日 (日) 13:34 由 imported>铜的蓝和锂的红 所做的修訂

賢者之石(Philosopher's Stone,銻星語:Jominzite)是硫硼的礦物形式。它以所蘊含的獨特的銻場鈮場分布以及點石成金的能力而聞名。最早由趙明毅大師發現。

本條目正在施工
施工者現狀
為了避免發生編輯衝突,請暫時不要修改此條目。
請儘快將此條目擴充完整。如果時間已經大大晚於本消息添加時間,你可以移除本通知並自由編輯本條目。
為了照顧那些智商捉雞,怎麼也考不上銻星大學地球人維基百科有一個主題關於:賢者之石

性質

賢者之石的莫氏硬度高達$ 10.{\dot {0}}1 $,通常為紅色塊狀或粉末狀固體,不溶於水、硫酸、硝酸、高氯酸、氟銻酸、NaOH溶液、乙醇、丙酮、苯、汞、超臨界CO2流體、一酸科化二氫民科等各種性質的常見溶劑;化學性質極其穩定,經趙明毅等人的實驗,在真空下加熱至25051K的高溫也不發生任何分解;與氣、氣、單質、王水、高錳酸鉀等1218種強反應性物質共熱至5150K,均不發生化學反應。

但在沒有銻場的環境下(如地球)則不可逆地失去這些性質,莫氏硬度、顏色等性質變得和地球上的普通石頭無二,並逐漸分解為普通的硫酸鹽礦物和硼酸鹽礦物;加熱、振動、光照時分解大幅加快。

賢者之石易溶且僅易溶於超鹽酸,形成紅色液體。

獲取方法

待補充

分布

賢者之石在銻星、鈮星上大量存在,在金元素星曾經有少量存在。

用途

  • 點石成金。賢者之石帶有特殊的銻場和鈮場分布,高溫條件下(5151K及以上)能夠將任何除外的元素(包括化合態的金)轉換為單質。使用時,需要將賢者之石粉碎或用超鹽酸溶解,再與被轉化的物質共同置於純銻制密封容器中,加熱到所需的溫度,充分反應後,容器內所有銻以外的原子都轉化為金單質。之後使用汞溶解金形成汞齊即可分離賢者之石和生成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