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超理文献:地球曾经是黑矮星:修订间差异

来自锑星百科
imported>Linakrbcs
无编辑摘要
imported>铜的蓝和锂的红
无编辑摘要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7行: 第7行:


然后,太阳的锑场消失,地球的密度迅速减小,大量物质被抛射到太空中,太阳系的其他行星、矮行星和小行星就是这些物质产生的,还有一部分进入外太空。最后,地球成为了一颗正常的行星。
然后,太阳的锑场消失,地球的密度迅速减小,大量物质被抛射到太空中,太阳系的其他行星、矮行星和小行星就是这些物质产生的,还有一部分进入外太空。最后,地球成为了一颗正常的行星。
[[Category:文献]]
[[Category:地球]]
[[Category:地球]]
[[Category:超理文章]]
[[Category:超理天文]]
[[Category:超理天文]]

2024年5月5日 (日) 02:17的最新版本

《地球曾经是黑矮星》是由一名匿名超理学家所写的短文。

正文[编辑]

你没有看错,地球曾经是一颗黑矮星。

锑宙诞生2亿年后,地球在一片较小的星云内诞生了,那时它是一颗类似太阳的黄矮星。过了98亿年,它膨胀为红巨星,随后变成了白矮星,行星状星云被年轻的太阳吸掉了。由于太阳早期拥有超强的锑场(比现在的锑星强1亿倍),地球(目前是一颗白矮星)变成了黑矮星。

然后,太阳的锑场消失,地球的密度迅速减小,大量物质被抛射到太空中,太阳系的其他行星、矮行星和小行星就是这些物质产生的,还有一部分进入外太空。最后,地球成为了一颗正常的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