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超理文献:泛超理史

来自锑星百科
imported>Chlorous acid2025年3月22日 (六) 23:41的版本

超理不知生发于何时。

或许百度贴吧中吧友们共同创作的吹牛集,以及“超级理科生”所发表的大量恶搞内容,可以称之为超理的渊源,超理的风骚[1]

而后,许多人附庸风雅,于是竟相模仿,便促进了超理这一亚文化的出现。

早期的超理不过是零零散散的,不成体系的内容,但至少还算是搞笑。

前中期的超理,出现了大量有组织有体系的内容。虽然不免流于僵化,但这毕竟是超理文化最为兴盛的时期。

后期,超理逐渐变得庸俗落后,许多带有大量文字游戏、恶俗烂梗的内容出现在了超理社区之中。

时至今日,所谓的体系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纯粹引人发笑而又引人深思的内容。超理本身也渐渐变得固化狭隘——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超理既失去了它的正统性,又失去了它的包容性,这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然而超理能够发展到今日而长盛不衰,固然是有其独特的理由的。

不想说,但不得不说的是——超理兜兜转转十余年,终于走回了它来时的地方。

这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倒退呢。

异史氏曰

“破坏是超理人的传统艺能”。

前些天,我看到这句话时,是感到十分匪夷所思的。超理学发展至今,人们却想当然的认为超理的本质就是破坏活动,甚至还有人把超理文化视作为民科和伪科学张目的平台。所以不得不用庄周梦蝶的理论来考虑这个问题——超理属于破坏,还是破坏属于超理呢?

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从超理学的历史来宏观把握其根本梗概。这也就是修史的一大原因所在。

正史其一

随着超级理科生(赵明毅)在化学吧的活动,化学吧开始出现模仿超级理科生(赵明毅)的恶搞创作。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超理最初并非属于亚文化的一员,甚至可以视作一种破坏行为扰乱网络秩序行为:化学吧中充斥着的大量超理内容,对一部分非超理用户的问答产生不良影响;“超级理科生”和“赵明毅”的嘲讽,也近乎于一种无谓的寻衅滋事。这是如今部分人对超理有抵触和排斥态度的重要原因。

  1. 此处的“风骚”指《诗经》和《楚辞》,并非单指狭义的《国风》和《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