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理文献:泛超理史
序
“ | 只是一番混言乱语,但作为一个粗人来说,鄙人实在是才疏学浅,这大概算是个序罢。 | ” |
——吕正参 |
超理不知生发于何时。
或许百度贴吧中吧友们共同创作的吹牛集,以及“超级理科生”所发表的大量恶搞内容,可以称之为超理的渊源,超理的风骚[1]。
而后,许多人附庸风雅,于是竟相模仿,便促进了超理这一亚文化的出现。
早期的超理不过是零零散散的,不成体系的内容,但至少还算是搞笑。
前中期的超理,出现了大量有组织有体系的内容。虽然不免流于僵化,但这毕竟是超理文化最为兴盛的时期。
后期,超理逐渐变得庸俗落后,许多带有大量文字游戏、恶俗烂梗的内容出现在了超理社区之中。
时至今日,所谓的体系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纯粹引人发笑而又引人深思的内容。超理本身也渐渐变得固化狭隘——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超理既失去了它的正统性,又失去了它的包容性,这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然而超理能够发展到今日而长盛不衰,固然是有其独特的理由的。
不想说,但不得不说的是——超理兜兜转转十余年,终于走回了它来时的地方。
这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倒退呢。
异史氏曰
“破坏是超理人的传统艺能”。
前些天,我看到这句话时,是感到十分匪夷所思的。超理学发展至今,人们却想当然的认为超理的本质就是破坏活动,甚至还有人把超理文化视作为民科和伪科学张目的平台。所以不得不用庄周梦蝶的理论来考虑这个问题——超理属于破坏,还是破坏属于超理呢?
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从超理学的历史来宏观把握其根本梗概。这也就是修史的一大原因所在。
正史其一
“ | 2007年,百度化学吧出现了一个ID为“超级理科生”的用户。他在化学吧发表了大量明显错误的观点,且对其他人进行嘲讽。在ID被封后,又以“超级理科生Ⅱ”、“赵明毅等ID继续进行扰乱,后来甚至扩张到了物理吧。由于其发表的内容过于匪夷所思,很快成为笑柄。虽然赵明毅本人只活动了很短时间,但他发表的大量离奇言论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在很长时间内成为了最重要的恶搞对象。其后,随着恶搞的不断加深,为了使其更像一门学科的名称,“超级理科生”被简称为“超理”,有时也被称为“超理学”。 | ” |
——锑星百科:超理 |
随着超级理科生(赵明毅)在化学吧的活动,化学吧开始出现模仿超级理科生(赵明毅)的恶搞创作。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超理最初并非属于亚文化的一员,甚至可以视作一种破坏行为和扰乱网络秩序行为:化学吧中充斥着的大量超理内容,对一部分非超理用户的问答产生不良影响;“超级理科生”和“赵明毅”的嘲讽,也近乎于一种无谓的寻衅滋事。这是如今部分人对超理有抵触和排斥态度的重要原因。
- ↑ 此处的“风骚”指《诗经》和《楚辞》,并非单指狭义的《国风》和《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