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科」:修訂間差異
外觀
imported>NLSGoogologist 無編輯摘要 |
imported>36-Krypton 整理页面 |
||
第1行: | 第1行: | ||
{{谣言}} | {{谣言}} | ||
[[File:8.5.jpg|缩略图|/原子模型 □=木子]] | [[File:8.5.jpg|缩略图|/原子模型 □=木子]] | ||
'''酸科,'''旧称[[酸苛]]<ref>二氢妇女在命名酸苛元素0.5772156649……s后,决定改名为酸科,原因不明。</ref>,符号/,指锑化的[[氧]],核电荷数为16.5,但由于[[木子]]的屏蔽效应,对外只显现出8.5单位的正电荷。由[[赵明毅]]的弟子[[二氢妇女]]发现并命名。目前已通过在锑场环境中[[发功]]的方式合成了[[一酸科化二氢]]、[[一酸科化二氟]](氟元素显+1价)、[[氢一酸科化氟]]等化合物。 | '''酸科,'''旧称[[酸苛]]<ref>二氢妇女在命名酸苛元素0.5772156649……s后,决定改名为酸科,原因不明。</ref>,符号/,指锑化的[[氧]],核电荷数为16.5,但由于[[木子]]的屏蔽效应,对外只显现出8.5单位的正电荷。由[[赵明毅]]的弟子[[二氢妇女]]发现并命名。 | ||
== 原子结构 == | |||
酸科不符合元素周期表排列规律,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5,原子核中有8个质子、1个正电科、24个[[木子]],无中子。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1个负电科。 | |||
== 化合物 == | |||
目前已通过在锑场环境中[[发功]]的方式合成了[[一酸科化二氢]]、[[一酸科化二氟]](氟元素显+1价)、[[氢一酸科化氟]]等化合物。 | |||
== “第五种相互作用” == | |||
近来,锑星第二超理研究所的超理学家们在进行酸科的同态波动衍射实验时,发现酸科并不存在纠缠现象,并且描述酸科的弱相互作用系的过程中宇称恒守恒。这意味着酸科内部可能具有更奇特的“第五种相互作用”。 | |||
== 酸科与地球 == | == 酸科与地球 == |
於 2022年2月9日 (三) 12:43 的修訂

酸科,舊稱酸苛[1],符號/,指銻化的氧,核電荷數為16.5,但由於木子的屏蔽效應,對外只顯現出8.5單位的正電荷。由趙明毅的弟子二氫婦女發現並命名。
原子結構
酸科不符合元素周期表排列規律,它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2.5,原子核中有8個質子、1個正電科、24個木子,無中子。原子核外有8個電子,1個負電科。
化合物
目前已通過在銻場環境中發功的方式合成了一酸科化二氫、一酸科化二氟(氟元素顯+1價)、氫一酸科化氟等化合物。
「第五種相互作用」
近來,銻星第二超理研究所的超理學家們在進行酸科的同態波動衍射實驗時,發現酸科並不存在糾纏現象,並且描述酸科的弱相互作用系的過程中宇稱恆守恆。這意味着酸科內部可能具有更奇特的「第五種相互作用」。
酸科與地球
在2020年4月12日,二氫婦女通過地球落後的網絡,在偽造銻度的百度百科上向地球人傳授了有關酸科的相關知識,但是愚蠢的地球人並沒有相信她,最終被地球的化學愛好者驅逐。
註釋
- ↑ 二氫婦女在命名酸苛元素0.5772156649……s後,決定改名為酸科,原因不明。
元素周期表 | ||||||||||||||||
---|---|---|---|---|---|---|---|---|---|---|---|---|---|---|---|---|
<tabber>複數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