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 2023年1月5日 (四) 13:13 由 imported>氢氰酸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qiān(英語:Kiloium),讀作kil·low·ee·uhm,是一種超理元素,原子序數1000,也因此得名,發現於公元前10世紀。原子核由1000個質子和2002個中子構成。其單質與化合物的莫氏硬度都極高。

化合物 編輯

釺元素的活動性中等,其唯一化合價為+2。奇特的是,釺對硫有很強的親合勢,但是卻不與其他氧族元素反應,目前還未製得KioO和Kio(OH)2。有KioS以及KioSK(過硫釺酸鉀,俗稱「亭」,是離子化合物)等化合物。

過硫釺酸鉀 編輯

過硫釺酸鉀一般稱作「亭」,實驗式KioSK,紅色晶體,莫氏硬度15(該數據是-250℃的數據,也就是亭最堅硬的溫度,正常狀態下僅8.5),幾乎沒有毒性,是釺化合物中毒性最低的。可被看作是過硫釺酸(H2Kio2S2,實際上不存在)的鉀鹽,含有一個S--Kio-Kio-S-(硫釺酸根)離子。亭由於其獨特的晶體結構,因此常被用作首飾。

硫化釺 編輯

硫化釺是一種淡黃色晶體,莫氏硬度8,屬立方晶系。銻場下KioS分解,生成K、O和Si,並發生下面的反應,生成外貌和結構類似石英的硅酸硅醯,簡稱碤,分子式SiOSiO3:2Si+2O2=銻場、K=SiOSiO3。可通過相應單質在水中的反應製得(水作為催化劑)。

硅酸硅醯 編輯

硅酸硅醯的穩定性極好,熔點也非常高,即便遇到磷氰燃燒產生的高溫(~4800℃)火焰,其物化性質都不會有顯著變化(最大的變化是密度變小一些),而且由於非常堅硬(莫氏硬度13),可以用於加固一些軍用飛船的外殼。製造硅酸硅醯也恰恰是硫化釺的主要用途。

最新研究表明,碤實際上不是離子化合物,而是共價化合物,發現人甚至也曾將它誤認為1,3-二氧雜環丁烷-2,4-二酮。按此理論,碤分子擁有兩條對稱軸和一個四元環。分子中的兩個硅還可以在高溫下各失去4個電子,形成兩個+8價的硅,並與鹵素形成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