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钒碘酸

来自锑星百科
imported>氢氰酸2022年3月16日 (三) 01:48的版本 (添加分类)
这不是真相
thumb
thumb
本维基上除明确标为非超理的内容之外,一切内容均为虚构,完全不可信。
无论描述看起来再真实,它也不是真的!请务必注意!

钒碘酸,化学式HIV,是艾滋病病毒的主要成分。常温下为白色固体,密度2.3×103Kg/m3,可溶于水,加热分解为碘化氢与单质。化学方程式为HIV==HI+V。非洲盛产钒碘矿,主要成分即钒碘酸,这有可能就是非洲艾滋病蔓延的原因之一。

化学性质

钒碘酸是无机一元酸,化学性质奇特。钒元素活动性介于铝与锌之间,所以镁、铝等金属与钒碘酸反应时把钒置换出来,形成单质钒与相应的酸。但所形成的酸不稳定,又会分解出碘化氢与相应的金属单质。钒后氢前元素与钒碘酸反应产生氢气与钒碘酸盐,但也不稳定,会分解成单质钒与金属碘化物。氢后元素不与钒碘酸反应。

氟、氧、氯、溴、磷等非金属单质也能与钒碘酸反应,其中氟、氧、氯、溴能将碘置换出,生成相应的盐与碘单质,但不稳定,会分解为相应的卤化氢与钒。磷与钒碘酸反应,生成磷碘酸钒(VIP)与氢气。VIP是红紫色固体,较为稳定。

应用

地球人常用钒碘酸提炼钒单质。但由于地球人易感艾滋病,在进行反应时必须有严格的保护措施。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