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钾烷:修订间差异

来自锑星百科
imported>Pioneer Stomic
创建页面,内容为“== 钾烷 == 缩略图|液态钾烷(0℃,2.5×10<sup>5</sup>Pa) === 物理性质 === 钾烷,化学式KH<sub>3</sub>。 常温下为淡蓝色,微甜的无毒气体,液化后为深蓝色液体。溶于热水、四氯化碳、液氨以及部分有机溶剂。 熔点:-72.8℃ 沸点:-5.4℃ 密度:2.053kg/m³(标准状况) === 化学性质 === 钾烷可由化钾和氢气反应产生: KCN+2H<sub>2</sub>==发功==KH<su…”
 
imported>氢氰酸
无编辑摘要
 
(未显示2个用户的6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 钾烷 ==
'''钾烷'''(英:Potassane,锑:Patoshea),化学式KH<sub>3</sub>,其中钾为-3价,氢为+1价。
== 物理性质 ==
[[File:液态钾烷.png|缩略图|液态钾烷(0℃,2.5×10<sup>5</sup>Pa)]]
[[File:液态钾烷.png|缩略图|液态钾烷(0℃,2.5×10<sup>5</sup>Pa)]]
常温下为淡蓝色,微甜的无毒气体,液化后为深蓝色液体。溶于热水、四氯化碳、液氨以及部分有机溶剂。钾烷的熔点为-72.8℃,沸点为-5.4℃,标况下密度为2.053kg/m<sup>3</sup>。


=== 物理性质 ===
== 化学性质 ==
钾烷学式KH<sub>3</sub>。
钾烷可由氰钾和氢气反应产生:


常温下为淡蓝色,微甜的无毒气体,液化后为深蓝色液体。溶于热水、四氯化碳、液氨以及部分有机溶剂。
<chem>KCN + 2H2 -> KH3 + H2</chem>
 
熔点:-72.8℃  沸点:-5.4℃  密度:2.053kg/m³(标准状况)
 
=== 化学性质 ===
钾烷可由化钾和氢气反应产生:
 
KCN+2H<sub>2</sub>==发功==KH<sub>3</sub>+HCN


钾烷与氧气反应:
钾烷与氧气反应:


KH<sub>3</sub>+O<sub>2</sub>==Δ==KH+H<sub>2</sub>O<sub>2</sub>
<chem>KH3 + O2 -> KH + H2O2</chem>


钾烷溶于热水:
钾烷溶于热水:


KH<sub>3</sub>+H<sub>2</sub>O==Δ==KOH+2H<sub>2</sub>
<chem>KH3 + H2O -> KOH + 2H2</chem>
[[Category:超理物质]]
[[Category:超理产品]]
[[Category:有机化合物(?)]]

2022年8月15日 (一) 06:55的最新版本

钾烷(英:Potassane,锑:Patoshea),化学式KH3,其中钾为-3价,氢为+1价。

物理性质[编辑]

液态钾烷(0℃,2.5×105Pa)

常温下为淡蓝色,微甜的无毒气体,液化后为深蓝色液体。溶于热水、四氯化碳、液氨以及部分有机溶剂。钾烷的熔点为-72.8℃,沸点为-5.4℃,标况下密度为2.053kg/m3

化学性质[编辑]

钾烷可由氰化钾和氢气反应产生:

钾烷与氧气反应:

钾烷溶于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