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幕」:修訂間差異
imported>Chlorous acid |
imported>Chlorous acid 無編輯摘要 |
||
第1行: | 第1行: | ||
{{WikipediaLink|铁幕}} | {{WikipediaLink|铁幕}} | ||
'''铁幕'''(鹰:The Iron Curtain),是目前泛锑宙范围内最强的武器协同作战群体系统,由[[ | '''铁幕'''(鹰:The Iron Curtain),是目前泛锑宙范围内最强的武器协同作战群体系统,由[[克劳烈亚-卡拉珀尼亚联合帝国]]研发的一种超规模级别的超理武器。同锑宙的绝大部分超理武器不同的是,铁幕并非是为进攻而研发;恰恰相反,防御才是铁幕最致命的所在。 | ||
==研发背景== | ==研发背景== | ||
联合帝国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扼守通往锑洞的交通要道,因而氯、碳两星球在历史上曾多次受到硝酸军府的袭扰。为了维护星球内部安全和防备外敌入侵的考虑,帝国在碲球历2024年研发了这种恐怖的武器,用以作为“定国安邦”的重要工具。 | 联合帝国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扼守通往锑洞的交通要道,因而氯、碳两星球在历史上曾多次受到硝酸军府、硅酸军府的袭扰。为了维护星球内部安全和防备外敌入侵的考虑,帝国在碲球历2024年研发了这种恐怖的武器,用以作为“定国安邦”的重要工具。 | ||
==原理== | ==原理== | ||
===缆绳 | ===缆绳=== | ||
大多数人都知道,无论面积多大的一张纸,其最多只可以折叠7-8次。这是由指数爆炸使得折叠产生的厚度迅速增长,而可折叠的面积越来越小所导致。而倘若使用特制的材料,通过极强的液压装置经过多次折叠,可以形成一根高度接近于无穷大,而底面积近乎无限小的柱状物体,称其为“缆绳”。 | 大多数人都知道,无论面积多大的一张纸,其最多只可以折叠7-8次。这是由指数爆炸使得折叠产生的厚度迅速增长,而可折叠的面积越来越小所导致。而倘若使用特制的材料,通过极强的液压装置经过多次折叠,可以形成一根高度接近于无穷大,而底面积近乎无限小的柱状物体,称其为“缆绳”。 | ||
这种柱体通常因底面直径过小而高度又过高,导致常见的舰艇雷达无法探测到“缆绳”的存在。由于直径极小,使得“线”异常锋利,削铁如泥。据了解,一根这样的“缆绳”可以使一艘中型星际战舰直接报废。利用数量巨大的“线”组成的网可以封锁空中通道,即使是一支精锐战舰师,也可以在1min之内被铁幕攻击到全军覆没的地步。 | 这种柱体通常因底面直径过小而高度又过高,导致常见的舰艇雷达无法探测到“缆绳”的存在。由于直径极小,使得“线”异常锋利,削铁如泥。据了解,一根这样的“缆绳”可以使一艘中型星际战舰直接报废。利用数量巨大的“线”组成的网可以封锁空中通道,即使是一支精锐战舰师,也可以在1min之内被铁幕攻击到全军覆没的地步。 | ||
===集束塔 | ===集束塔=== | ||
集束塔通过汇集Hydrog发出的光线进行攻击,类似于凸透镜汇聚光线的原理,可以在数秒之内让目标的温度升高到上万摄氏度,令钢铁汽化,通过高温的攻击来熔融敌对目标的机械结构,破坏其设施。集束塔的攻击强度随时间而增加,这意味着集束塔若攻击时间足够长,理论上可以摧毁任何敌对单位。 | 集束塔通过汇集Hydrog发出的光线进行攻击,类似于凸透镜汇聚光线的原理,可以在数秒之内让目标的温度升高到上万摄氏度,令钢铁汽化,通过高温的攻击来熔融敌对目标的机械结构,破坏其设施。集束塔的攻击强度随时间而增加,这意味着集束塔若攻击时间足够长,理论上可以摧毁任何敌对单位。 | ||
===恒星轨道炮=== | ===恒星轨道炮=== | ||
恒星轨道炮是氯星最初的超远程星际导弹系统,可以搭载“双头鹰”导弹。由于该装置过于陈旧,无法适应锑宙如今的战争模式变化,氯星在2024年拆毁了原有的恒星轨道炮,将其升级为新一代星际导弹装置,并作为主攻武器加入铁幕。目前,恒星轨道炮仍然使用威力巨大的“双头鹰”导弹,其攻击力较原有水平大幅度提高。 | 恒星轨道炮是氯星最初的超远程星际导弹系统,可以搭载“双头鹰”导弹。由于该装置过于陈旧,无法适应锑宙如今的战争模式变化,氯星在2024年拆毁了原有的恒星轨道炮,将其升级为新一代星际导弹装置,并作为主攻武器加入铁幕。目前,恒星轨道炮仍然使用威力巨大的“双头鹰”导弹,其攻击力较原有水平大幅度提高。 | ||
===铜墙铁壁=== | |||
铜墙铁壁是装置的主观防御系统。它通过加速电子,使其形成覆盖于任何单位,例如人员和车辆武器,乃至于建筑物的屏障,保守估计可以抵挡5颗以上行星打火机,或15颗以上核导弹的连续攻击。 | |||
==构造== | ==构造== | ||
铁幕整体利用一种特殊的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异常坚固,易于形变而又容易恢复,具有极强的弹性和韧性。其缆绳部分的“折叠”实际上是一种复杂的空间结构,通过该材料内部的各种结构来实现极高的机械强度和灵敏度。制成的“缆绳”通过在地面设置“桩”来实现固定,而另一端则在太空中设置“曳引阀”。通过数量巨大的缆绳组成网状结构,可以截击和切断敌对单位;同时可以通过曳引阀的无规则运动来实现变换布防,令敌方难以捉摸,从而有效组织防御,防范敌方的进一步进攻;而集束塔则设置在地面,进行星球内部的近距离打击,拥有约1×10<sup>6</sup>km的极远射程和360°无死角的攻击模式,可谓固若金汤;恒星轨道炮则用于远距离打击,弥补铁幕攻击性的不足。不仅如此,铁幕装置是可控的,不需要使用时可以控制其回收,防止遭到恶意破坏或不慎击毁非敌对单位。 | 铁幕整体利用一种特殊的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异常坚固,易于形变而又容易恢复,具有极强的弹性和韧性。其缆绳部分的“折叠”实际上是一种复杂的空间结构,通过该材料内部的各种结构来实现极高的机械强度和灵敏度。制成的“缆绳”通过在地面设置“桩”来实现固定,而另一端则在太空中设置“曳引阀”。通过数量巨大的缆绳组成网状结构,可以截击和切断敌对单位;同时可以通过曳引阀的无规则运动来实现变换布防,令敌方难以捉摸,从而有效组织防御,防范敌方的进一步进攻;而集束塔则设置在地面,进行星球内部的近距离打击,拥有约1×10<sup>6</sup>km的极远射程和360°无死角的攻击模式,可谓固若金汤;铜墙铁壁绝对坚固,可以赋予一切以“坚不可摧”的特性;恒星轨道炮则用于远距离打击,弥补铁幕攻击性的不足。不仅如此,铁幕装置是可控的,不需要使用时可以控制其回收,防止遭到恶意破坏或不慎击毁非敌对单位。 | ||
==规模== | ==规模== | ||
铁幕系统由散落布置在各个城乡的1座主控制器、17座辅助控制器、4.19×10<sup>27</sup>台发电装置、1门恒星轨道炮、3门副炮、5.1×10<sup>15</sup>根缆绳和17250座集束塔组成。在地面上的总占地面积高达1.75×10<sup>8</sup>km<sup>2</sup>,占氯星陆地总面积的35%。 | 铁幕系统由散落布置在各个城乡的1座主控制器、17座辅助控制器、4.19×10<sup>27</sup>台发电装置、1门恒星轨道炮、3门副炮、3座巨型电子加速器、5.1×10<sup>15</sup>根缆绳和17250座集束塔组成。在地面上的总占地面积高达1.75×10<sup>8</sup>km<sup>2</sup>,占氯星陆地总面积的35%。 | ||
==实战== | ==实战== |
於 2025年1月6日 (一) 15:02 的修訂
鐵幕(鷹:The Iron Curtain),是目前泛銻宙範圍內最強的武器協同作戰群體系統,由克勞烈亞-卡拉珀尼亞聯合帝國研發的一種超規模級別的超理武器。同銻宙的絕大部分超理武器不同的是,鐵幕並非是為進攻而研發;恰恰相反,防禦才是鐵幕最致命的所在。
研發背景
聯合帝國由於地理位置特殊,扼守通往銻洞的交通要道,因而氯、碳兩星球在歷史上曾多次受到硝酸軍府、硅酸軍府的襲擾。為了維護星球內部安全和防備外敵入侵的考慮,帝國在碲球歷2024年研發了這種恐怖的武器,用以作為「定國安邦」的重要工具。
原理
纜繩
大多數人都知道,無論面積多大的一張紙,其最多只可以摺疊7-8次。這是由指數爆炸使得摺疊產生的厚度迅速增長,而可摺疊的面積越來越小所導致。而倘若使用特製的材料,通過極強的液壓裝置經過多次摺疊,可以形成一根高度接近於無窮大,而底面積近乎無限小的柱狀物體,稱其為「纜繩」。
這種柱體通常因底面直徑過小而高度又過高,導致常見的艦艇雷達無法探測到「纜繩」的存在。由於直徑極小,使得「線」異常鋒利,削鐵如泥。據了解,一根這樣的「纜繩」可以使一艘中型星際戰艦直接報廢。利用數量巨大的「線」組成的網可以封鎖空中通道,即使是一支精銳戰艦師,也可以在1min之內被鐵幕攻擊到全軍覆沒的地步。
集束塔
集束塔通過匯集Hydrog發出的光線進行攻擊,類似於凸透鏡匯聚光線的原理,可以在數秒之內讓目標的溫度升高到上萬攝氏度,令鋼鐵汽化,通過高溫的攻擊來熔融敵對目標的機械結構,破壞其設施。集束塔的攻擊強度隨時間而增加,這意味着集束塔若攻擊時間足夠長,理論上可以摧毀任何敵對單位。
恆星軌道炮
恆星軌道炮是氯星最初的超遠程星際導彈系統,可以搭載「雙頭鷹」導彈。由於該裝置過於陳舊,無法適應銻宙如今的戰爭模式變化,氯星在2024年拆毀了原有的恆星軌道炮,將其升級為新一代星際導彈裝置,並作為主攻武器加入鐵幕。目前,恆星軌道炮仍然使用威力巨大的「雙頭鷹」導彈,其攻擊力較原有水平大幅度提高。
銅牆鐵壁
銅牆鐵壁是裝置的主觀防禦系統。它通過加速電子,使其形成覆蓋於任何單位,例如人員和車輛武器,乃至於建築物的屏障,保守估計可以抵擋5顆以上行星打火機,或15顆以上核導彈的連續攻擊。
構造
鐵幕整體利用一種特殊的材料製成。這種材料異常堅固,易於形變而又容易恢復,具有極強的彈性和韌性。其纜繩部分的「摺疊」實際上是一種複雜的空間結構,通過該材料內部的各種結構來實現極高的機械強度和靈敏度。製成的「纜繩」通過在地面設置「樁」來實現固定,而另一端則在太空中設置「曳引閥」。通過數量巨大的纜繩組成網狀結構,可以截擊和切斷敵對單位;同時可以通過曳引閥的無規則運動來實現變換佈防,令敵方難以捉摸,從而有效組織防禦,防範敵方的進一步進攻;而集束塔則設置在地面,進行星球內部的近距離打擊,擁有約1×106km的極遠射程和360°無死角的攻擊模式,可謂固若金湯;銅牆鐵壁絕對堅固,可以賦予一切以「堅不可摧」的特性;恆星軌道炮則用於遠距離打擊,彌補鐵幕攻擊性的不足。不僅如此,鐵幕裝置是可控的,不需要使用時可以控制其回收,防止遭到惡意破壞或不慎擊毀非敵對單位。
規模
鐵幕系統由散落佈置在各個城鄉的1座主控制器、17座輔助控制器、4.19×1027台發電裝置、1門恆星軌道炮、3門副炮、3座巨型電子加速器、5.1×1015根纜繩和17250座集束塔組成。在地面上的總佔地面積高達1.75×108km2,占氯星陸地總面積的35%。
實戰
通過實戰演練得知,鐵幕裝置可以輕易一次性摧毀五枚以上的行星打火機。然而鐵幕的應用存在局限性:雖然可以在陸地佈防,也可以在太空佈設,但鐵幕的防禦性和保守性使得其無法主動進攻,因此在戰略價值上有所降低。但作為目前泛銻宙範圍內最強的武器協同作戰群體系統,鐵幕已經達到了預期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