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度扩充内容
补充铊的危害及防治
第38行: 第38行:
铊在工业中铊合金用途非常重要,用铊制成的合金具有提高合金强度、改善合金硬度、增强合金抗腐蚀性能等多种特性。铊铅合金多用于生产特种保险丝和高温锡焊的焊料;铊铅锡3种金属的合金能够抵抗酸类腐蚀,非常适用于酸性环境中机械设备的关键零件;铊汞合金熔点低达-60℃,用于填充低温温度计,可以在极地等高寒地区和高空低温层中使用;铊锡合金可作超导材料;铊镉合金是原子能工业中的重要材料。
铊在工业中铊合金用途非常重要,用铊制成的合金具有提高合金强度、改善合金硬度、增强合金抗腐蚀性能等多种特性。铊铅合金多用于生产特种保险丝和高温锡焊的焊料;铊铅锡3种金属的合金能够抵抗酸类腐蚀,非常适用于酸性环境中机械设备的关键零件;铊汞合金熔点低达-60℃,用于填充低温温度计,可以在极地等高寒地区和高空低温层中使用;铊锡合金可作超导材料;铊镉合金是原子能工业中的重要材料。


== 分布 ==
== 分布地区 ==
铊是自然界存在的典型的稀有分散元素,天然丰度为8×10-7,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仅为1 g/ T。铊是一种伴生元素,几乎不单独成矿,,世界上唯一的独立铊矿在中国贵州省兴仁县,主要成分是红铊,其它大多以分散状态同晶形杂质存在于铅、锌、铁、铜等金属的硫矿中,常用这些金属冶炼的副产品来回收和提取。 [8] 
铊是自然界存在的典型的稀有分散元素,天然丰度为8×10-7,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仅为1 g/ T。铊是一种伴生元素,几乎不单独成矿,,世界上唯一的独立铊矿在中国贵州省兴仁县,主要成分是红铊,其它大多以分散状态同晶形杂质存在于铅、锌、铁、铜等金属的硫矿中,常用这些金属冶炼的副产品来回收和提取。 [8] 


第45行: 第45行:
Tl 在火山岩中的含量都比较低, 但在酸性岩石中的含量明显高于碱性岩石中的含量。在超基性岩中Tl 的含量一般为0 .05 ~ 0 .6 μg/g ;在基性岩中的含量略高, 为0 .1 ~ 0 .27 μg/g ;在中性岩中的含量进一步升高, 为0 .15 ~ 0 .83 μg/g ;在绝大多数花岗岩中,Tl 的含量为0 .73 ~ 3 .2 μg/g ;在碱性岩石中Tl 的含量为1 .2 ~ 1 .5 μg/g。Tl 在变质岩中的平均含量一般为0 .65 μg/g。Tl 在沉积岩中的含量一般为0 .1 ~ 3 .0 μg/g , 平均含量为0 .27 ~ 0 .48 μg/g, 其中Tl 在粘土岩、砂岩和页岩中的含量最高。粘土岩中Tl 的含量可高达2 .2~ 3 .0 μg/g , 粘土矿物成分越高, Tl 的含量也就越高。Tl 在沉积岩中相对富集, 可能与Tl 在沉积物中的易吸附性有关。Tl 在氧化环境中也容易被Mn 、Fe 氧化物吸附, 深海沉积物中Tl 的含量一般较低, 但在Mn 结核中Tl 的含量可高达140 μg/g。
Tl 在火山岩中的含量都比较低, 但在酸性岩石中的含量明显高于碱性岩石中的含量。在超基性岩中Tl 的含量一般为0 .05 ~ 0 .6 μg/g ;在基性岩中的含量略高, 为0 .1 ~ 0 .27 μg/g ;在中性岩中的含量进一步升高, 为0 .15 ~ 0 .83 μg/g ;在绝大多数花岗岩中,Tl 的含量为0 .73 ~ 3 .2 μg/g ;在碱性岩石中Tl 的含量为1 .2 ~ 1 .5 μg/g。Tl 在变质岩中的平均含量一般为0 .65 μg/g。Tl 在沉积岩中的含量一般为0 .1 ~ 3 .0 μg/g , 平均含量为0 .27 ~ 0 .48 μg/g, 其中Tl 在粘土岩、砂岩和页岩中的含量最高。粘土岩中Tl 的含量可高达2 .2~ 3 .0 μg/g , 粘土矿物成分越高, Tl 的含量也就越高。Tl 在沉积岩中相对富集, 可能与Tl 在沉积物中的易吸附性有关。Tl 在氧化环境中也容易被Mn 、Fe 氧化物吸附, 深海沉积物中Tl 的含量一般较低, 但在Mn 结核中Tl 的含量可高达140 μg/g。


Tl 在一些矿石矿物(如黄铁矿, 白铁矿)中的较高含量往往与低温热液交代变质作用有关, 其中K 的交代变质作用对Tl 的富集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断层破碎带, Tl 在岩石中的含量也很高。热液蚀变作用也往往导致Tl 的富集, 即蚀变岩石中的含量高于未蚀变围岩。[[Category:元素]]
Tl 在一些矿石矿物(如黄铁矿, 白铁矿)中的较高含量往往与低温热液交代变质作用有关, 其中K 的交代变质作用对Tl 的富集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断层破碎带, Tl 在岩石中的含量也很高。热液蚀变作用也往往导致Tl 的富集, 即蚀变岩石中的含量高于未蚀变围岩
 
== 安全性能 ==
 
=== 环境危害 ===
由于铊在结晶化学和地球化学性质上具有亲石和亲硫两重性,在热液成矿作用过程中铊主要以微量元素形式进入方铅矿、黄铜矿和硫酸盐类等矿物中,但由于含量不高,工业利用较困难,所以矿山资源开发过程中铊等毒害元素就被排放进入尾砂,尾砂就成了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源,其中铊含量比矿石中的平均值高。由于尾砂遇水淋滤流失,干燥后遇风又易飞扬,这样使铊进入水体、土壤,经生物富集进入人体,危害健康,
 
人类对铊矿的开采利用及工业排放加剧了铊的环境迁移,造成局部生活环境包括土壤、水中铊含量剧增,又被生长其上的蔬菜粮食作物或某些可食用动物所富集,从而进入人们生活链,成为人类健康的潜在杀手,而铊的环境循环和毒性富集时间较长(20~30年)因而铊的污染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
 
=== 健康危害 ===
铊对人体的毒性超过了铅和汞,近似于砷。铊是人体非必需微量元素,可以通过饮水、食物、呼吸而进入人体并富集起来,铊的化合物具有诱变性、致癌性和致畸性,导致食道癌、肝癌、大肠癌等多种疾病的发生,使人类健康受到极大的威胁。
 
铊还可以与细胞膜表面的Na-K-ATP(三磷酸腺苷)酶竞争结合进入细胞内,与线粒体表面含巯基团结合,抑制其氧化磷酸化过程,干扰含硫氨基酸代谢,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和毛囊角质层生长。同时,铊可与维生素B2及维生素B2辅助酶作用,破坏钙在人体内的平衡。
 
=== 危害防治 ===
 
==== 环境防治 ====
对铊污染的预防措施主要有:
 
①对(含)铊矿床的开采、选矿过程进行严格控制。降低可能产生含铊废石和废水生产量。对矿山含铊废石进行处理,防止铊进入水体。对铊生产企业的工业废水集中进行处理,去除铊后再进行达标排放。含铊矿床的开采、选矿和加工企业应远离城市和人口密集区;
 
②对产生含铊烟尘的冶炼厂、发电厂的烟囱加装过滤网以及铊回收装置,降低烟尘中铊的含量,阻隔含铊烟尘直接排入大气,并对这些企业附近大气中的铊含量进行监控;
 
③在铊高背景值地区进行普查,对暴露在地表的岩石单元释放铊的潜力进行评价,确定铊从岩石迁移进入水、土壤、植物等环境介质的潜力。建筑工程(如道路等)应避开含铊高的地区和地质体。同时,减少直至停止严重铊污染区粮食和蔬菜等的种植;
 
④加强对接触含铊物质工作人员的劳动保护。因慢性铊中毒不易被发现,对工作场所进行劳动保护,对工作人员应及时定期进行体检。此外,还应减少含铊化肥的生产量等。
 
==== 健康防治 ====
铊具有对人体的高毒性及预后较差等特点,因此预防铊中毒尤为重要,应该积极开展铊污染的宣传,加强铊及其化合物管理。在偏远农村及含铊矿床开发地区,深入探讨铊矿区污染程度和硫酸工业、造纸工业副产品等伴随的污染,使铊危害降至最低,对于一些可能导致职业接触,生活在污染环境的人群定期检测尿铊,,以早期监测其体内铊水平
 
铊中毒的治疗方法从铊被发现至今,尚未找到理想的治疗铊中毒药物,临床上曾使用过大量的药物和方法,包括活性炭吸附、金属络合剂(普鲁士蓝、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二苯卡巴腙、双硫腙等)、巯基化合物(二巯基丙醇、青霉胺等)、含硫氨基酸(半胱氨酸、甲硫氨酸等)、氯化钾和钙盐等等。但各种药物都有不足之处。2003年10月,美国FDA正式批准将普鲁士蓝(Radiogardase)于铊中毒。
 
总体来说,治疗铊中毒的原则在于:脱离接触,其中包括阻止消化道的继续吸收,加快毒物由尿液或其它途径的排泄。具体可采取下列措施:
 
①普鲁士蓝给药。每天250mg/kg,分为4次,每次都溶解在50ml 20%的甘露醇中,再辅以硫酸镁导泻,促进铊随胆汁经粪便排泄,减少毒性;
 
②持续性进行血液滤过或血液透析,促进血铊的排出;
 
③口服15%氯化钾,加速肾脏对铊的清除作用;
 
④肌注二巯基丙酸钠、双硫腙、硫代硫酸钠等金属络合剂,络合血液中的铊,从而降低毒性和利于铊的清除;
 
⑤采取利尿方法,加快肾脏排铊,减轻毒性。上述方法适应综合使用,尤其是对于急性、重度患者,更应如此。[[Category: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