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 2020年11月15日 (日) 08:51 由 120.239.34.219留言 所做的修訂 (补充铊的危害及防治)
為了照顧那些智商捉雞,怎麼也考不上銻星大學地球人維基百科有一個主題關於:

,化學符號Tl, [1]  是元素周期表中第6周期ⅢA族元素,在自然環境中含量很低,是一種伴生元素。鉈在鹽酸和稀硫酸中溶解緩慢,在硝酸中溶解迅速。其主要的化合物有氧化物、硫化物、鹵化物、硫酸鹽等,鉈鹽一般為無色、無味的結晶, 溶於水後形成亞鉈化物。保存在水中或石蠟中較空氣中穩定。

鉈被廣泛用於電子、軍工、航天、化工、冶金、通訊等各個方面 ,在光導纖維、輻射閃爍器、光學透位、輻射屏蔽材料、催化劑和超導材料等方面具有潛在應用價值 。

發現簡史

1861年,威廉·克魯克斯和克洛德-奧古斯特·拉米(Claude-Auguste Lamy)利用火焰光譜法,分別獨自發現了鉈元素。由於在火焰中發出綠光,所以克魯克斯提議把它命名為「Thallium」,源自希臘文中的「θαλλός」(thallos),即「綠芽」之意。

硫砷鉈鉛礦晶體

在羅伯特·威廉·本生和古斯塔夫·基爾霍夫發表有關改進火焰光譜法的論文,以及在1859至1860年發現銫和銣元素之後,科學家開始廣泛使用火焰光譜法來鑑定礦物和化學物的成份。克魯克斯用這種新方法判斷硒化合物中是否含有碲,樣本由奧古斯特·霍夫曼數年前交給克魯克斯,是德國哈茨山上的一座硫酸工廠進行鉛室法過程後的產物。到了1862年,克魯克斯能夠分離出小部份的新元素,並且對它的一些化合物進行化學分析。拉米所用的光譜儀與克魯克斯的相似。以黃鐵礦作為原料的硫酸生產過程會產生含硒物質,拉米對這一物質進行了光譜分析,同樣觀察到了綠色譜線,因此推斷當中含有新元素。他友人弗雷德·庫爾曼(Fréd Kuhlmann)的硫酸工廠能夠提供大量的副產品,這為拉米的研究帶來了化學樣本上的幫助。他判斷了多種鉈化合物的性質,並通過電解法從鉈鹽產生了鉈金屬,再經熔鑄後製成了一小塊鉈金屬。

拉米在1862年倫敦國際博覽會上「為發現新的、充裕的鉈來源」而獲得一枚獎章。克魯克斯在抗議之後,也「為發現新元素鉈」而獲得獎章。兩人之間有關發現新元素的榮譽之爭議持續到1862至1863年。爭議在1863年6月克魯克斯獲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之後逐漸消退。

物理性質

鉈與鉛類似,質軟、熔點和抗拉強度均低。新切開的鉈表面有金屬光澤,常溫下於空氣中很快變暗呈藍灰色,長時間接觸空氣會形成很厚的非保護性氧化物表層。鉈有三種變態,503K以下溫度為六方密堆晶系(a-Tl),503K以上溫度為體心立方晶系(β-Tl),在高壓下轉為面心立方晶系 (γ-Tl)。三相點為383K和3000MPa。

化學性質

鉈原子的外電子層構型為[Xe]4f145d106s26p1,鉈有+1和+3兩種價態,+1價化合物比+3價穩定。鉈有28個同位素,其質量數為191~210,203Tl和205Tl是天然同位素。
鉈與濕空氣或含氧的水迅速反應生成TlOH。室溫下鉈易與鹵素作用,而升高溫度時可與硫、磷起反應,但不與氫、氮、氨或乾燥的二氧化碳起反應。鉈能緩慢地溶於硫酸,在鹽酸和氫氟酸中因表面生成難溶鹽而幾乎不溶解。鉈不溶於鹼溶液,而易與硝酸形成易溶於水的TlNO3。鉈 (I)離子可生成易溶的強鹼性的氫氧化物和水溶性的碳酸鹽、氧化物和氰化物,它生成易溶氟化物的性質與鹼金屬離子相似,而鹵化物不溶於水的性質又與銀離子相似。鉈(Ⅲ)離子是強氧化劑,用Fe+、Sn、金屬硫化物、金屬鉍和銅都能迅速把鉈(Ⅲ)鹽還原為鉈(Ⅰ)鹽。鉈(Ⅰ)鹽則需在酸性溶液中用高錳酸鹽或氯氣氧化。

製備方法

鉈主要從有色重金屬硫化礦冶煉過程中作為副產品回收,鉈的氧化物氧化鉈(或三氧化二鉈)、氧化亞鉈(或一氧化鉈)揮發性強,在銅、鉛、鋅硫化物精礦焙燒、燒結和冶煉時大部分揮發進入煙塵。如煉鉛時約有60%~70%的鉈進入燒結、焙燒煙塵中。鉛鼓風爐煙塵的鉈含量約占精礦中鉈含量的23%。硫酸廠焙燒黃鐵礦時,爐氣淨化系統的富鉈煙塵也可作為提取鉈的原料。

鉈在冶煉原料中含量很低,必須先行富集。火法富集可使物料的含鉈量提高10倍以上。煙塵中的鉈多半是氧化鉈、硫酸鉈和氯化鉈。用稀硫酸浸出含鉈煙塵時,鋅、鎘、鐵及其他元素同時進入溶液。含鉈0.05~1 g/L的稀溶液可用高錳酸鉀將TI+氧化成Tl3+,根據鉈、鋅、鎘在不同的pH值溶液中沉澱的原理,以氫氧化鈉中和溶液pH值至4~5,並加熱至70~80℃,使鉈從溶液中以氫氧化鉈的形態沉澱析出。如溶液含鉈大於5 g/L時,可在20℃加過量的氯化鈉使鉈以難溶的氯化鉈形態沉澱下來。

工業上回收鉈的方法很多,以鉛燒結煙塵回收鉈為例:鉛燒結煙塵經反射爐熔煉富集後,得到含鉈2%左右的富鉈灰,用濃度為120~150 g/L硫酸浸出,固液比為1:5,溫度為90℃,攪拌4h,浸出率在95%以上。利用處理鋁、鋅、銅、錳等金屬冶煉過程的副產品作為原料,經濕法冶煉製得金屬鉈。濕法將有色金屬冶煉過程的副產品作為原料,加入硫酸進行抽提時生成硫酸鉈,再用鋅粉製成海綿狀鉈,加入硫酸溶解海綿鉈,再加入碳酸鈉進行反應生成碳酸鉈,向其中加入硫酸,所製得的溶液再用鋅處理,得到純度為99%。

高純度鉈可採用電解精煉法。用一般方法製得的鉈,尚含有銅、鉛、鎘等雜質,先用鹼和硝酸鈉與金屬鉈進行熔煉,使鉛生成鉛酸鈉(Na2PbO2)而被除去,如鉛含量超過0.03%,則需熔煉兩次。這樣也可使銅、鎘成為氫氧化物而被除去。電解精煉時,陰極用純鉈或鉭片,電解質中鉈含量為30~40 g/L,硫酸濃度為70 g/L,溫度為55~60℃,陰極電流密度為100A/m2,陽極電流密度為200A/m2,陽極套以布套。經過兩次到三次電解精煉,可獲得99.999%的高純鉈。

應用領域

醫學

鉈最初用於醫學,可治療頭癬等疾病,後發現其毒性大而作為殺鼠、殺蟲和防霉的藥劑,主要用於農業。這期間也曾使許多患者中毒。隨着以後對鉈毒副作用的更深入研究和了解。自1945年後,世界各國為了避免鉈化物對環境造成污染,紛紛取消了鉈在這些方面的使用。鉈農藥由於在使用過程中二次污染環境,在許多國家被限制或禁止使用,但在一些發展中國家仍然沿用至今。 [8]  [3] 

在現代醫學中,Tl同位素鉈201作為放射核元素被廣泛用於心臟、肝臟、甲狀腺、黑色素瘤以及冠狀動脈類等疾病的檢測診斷。有研究發現鉈能延遲某些腫瘤的生長,同時減少腫瘤發生的頻率。在核醫學廣泛使用鍀-99m之前,半衰期為73小時的鉈-201曾經是核心動描記所使用的主要放射性同位素。今天,鉈-201也被用於針對冠心病危險分層的負荷測試當中。

工業

鉈在工業中鉈合金用途非常重要,用鉈製成的合金具有提高合金強度、改善合金硬度、增強合金抗腐蝕性能等多種特性。鉈鉛合金多用於生產特種保險絲和高溫錫焊的焊料;鉈鉛錫3種金屬的合金能夠抵抗酸類腐蝕,非常適用於酸性環境中機械設備的關鍵零件;鉈汞合金熔點低達-60℃,用於填充低溫溫度計,可以在極地等高寒地區和高空低溫層中使用;鉈錫合金可作超導材料;鉈鎘合金是原子能工業中的重要材料。

分布地區

鉈是自然界存在的典型的稀有分散元素,天然豐度為8×10-7,地殼中的平均含量僅為1 g/ T。鉈是一種伴生元素,幾乎不單獨成礦,,世界上唯一的獨立鉈礦在中國貴州省興仁縣,主要成分是紅鉈,其它大多以分散狀態同晶形雜質存在於鉛、鋅、鐵、銅等金屬的硫礦中,常用這些金屬冶煉的副產品來回收和提取。 [8] 

Tl 在自然界主要以Tl+狀態存在 , Tl+可以通過類置同像置換鉀長石和雲母礦物中的K+和Rb+進入其中(三者離子半徑相近, Tl+ =0 .170nm ,K+ =0 .161 nm, Rb+=0 .172 nm)。Tl 的親硫特性, 使得Tl 還常常與Pb 、Zn 、Cu 、As 、Sb 、Fe 、Hg和Au 等在硫化物中形成元素共生組合。這些特性決定了Tl 在各種礦石礦物中廣泛分布 [1]  。

Tl 在火山岩中的含量都比較低, 但在酸性岩石中的含量明顯高於鹼性岩石中的含量。在超基性岩中Tl 的含量一般為0 .05 ~ 0 .6 μg/g ;在基性岩中的含量略高, 為0 .1 ~ 0 .27 μg/g ;在中性岩中的含量進一步升高, 為0 .15 ~ 0 .83 μg/g ;在絕大多數花崗岩中,Tl 的含量為0 .73 ~ 3 .2 μg/g ;在鹼性岩石中Tl 的含量為1 .2 ~ 1 .5 μg/g。Tl 在變質岩中的平均含量一般為0 .65 μg/g。Tl 在沉積岩中的含量一般為0 .1 ~ 3 .0 μg/g , 平均含量為0 .27 ~ 0 .48 μg/g, 其中Tl 在粘土岩、砂岩和頁岩中的含量最高。粘土岩中Tl 的含量可高達2 .2~ 3 .0 μg/g , 粘土礦物成分越高, Tl 的含量也就越高。Tl 在沉積岩中相對富集, 可能與Tl 在沉積物中的易吸附性有關。Tl 在氧化環境中也容易被Mn 、Fe 氧化物吸附, 深海沉積物中Tl 的含量一般較低, 但在Mn 結核中Tl 的含量可高達140 μg/g。

Tl 在一些礦石礦物(如黃鐵礦, 白鐵礦)中的較高含量往往與低溫熱液交代變質作用有關, 其中K 的交代變質作用對Tl 的富集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斷層破碎帶, Tl 在岩石中的含量也很高。熱液蝕變作用也往往導致Tl 的富集, 即蝕變岩石中的含量高於未蝕變圍岩。

安全性能

環境危害

由於鉈在結晶化學和地球化學性質上具有親石和親硫兩重性,在熱液成礦作用過程中鉈主要以微量元素形式進入方鉛礦、黃銅礦和硫酸鹽類等礦物中,但由於含量不高,工業利用較困難,所以礦山資源開發過程中鉈等毒害元素就被排放進入尾砂,尾砂就成了一種嚴重的環境污染源,其中鉈含量比礦石中的平均值高。由於尾砂遇水淋濾流失,乾燥後遇風又易飛揚,這樣使鉈進入水體、土壤,經生物富集進入人體,危害健康,

人類對鉈礦的開採利用及工業排放加劇了鉈的環境遷移,造成局部生活環境包括土壤、水中鉈含量劇增,又被生長其上的蔬菜糧食作物或某些可食用動物所富集,從而進入人們生活鏈,成為人類健康的潛在殺手,而鉈的環境循環和毒性富集時間較長(20~30年)因而鉈的污染往往容易被人們忽視。

健康危害

鉈對人體的毒性超過了鉛和汞,近似於砷。鉈是人體非必需微量元素,可以通過飲水、食物、呼吸而進入人體並富集起來,鉈的化合物具有誘變性、致癌性和致畸性,導致食道癌、肝癌、大腸癌等多種疾病的發生,使人類健康受到極大的威脅。

鉈還可以與細胞膜表面的Na-K-ATP(三磷酸腺苷)酶競爭結合進入細胞內,與線粒體表面含巰基團結合,抑制其氧化磷酸化過程,干擾含硫氨基酸代謝,抑制細胞有絲分裂和毛囊角質層生長。同時,鉈可與維生素B2及維生素B2輔助酶作用,破壞鈣在人體內的平衡。

危害防治

環境防治

對鉈污染的預防措施主要有:

①對(含)鉈礦床的開採、選礦過程進行嚴格控制。降低可能產生含鉈廢石和廢水生產量。對礦山含鉈廢石進行處理,防止鉈進入水體。對鉈生產企業的工業廢水集中進行處理,去除鉈後再進行達標排放。含鉈礦床的開採、選礦和加工企業應遠離城市和人口密集區;

②對產生含鉈煙塵的冶煉廠、發電廠的煙囪加裝過濾網以及鉈回收裝置,降低煙塵中鉈的含量,阻隔含鉈煙塵直接排入大氣,並對這些企業附近大氣中的鉈含量進行監控;

③在鉈高背景值地區進行普查,對暴露在地表的岩石單元釋放鉈的潛力進行評價,確定鉈從岩石遷移進入水、土壤、植物等環境介質的潛力。建築工程(如道路等)應避開含鉈高的地區和地質體。同時,減少直至停止嚴重鉈污染區糧食和蔬菜等的種植;

④加強對接觸含鉈物質工作人員的勞動保護。因慢性鉈中毒不易被發現,對工作場所進行勞動保護,對工作人員應及時定期進行體檢。此外,還應減少含鉈化肥的生產量等。

健康防治

鉈具有對人體的高毒性及預後較差等特點,因此預防鉈中毒尤為重要,應該積極開展鉈污染的宣傳,加強鉈及其化合物管理。在偏遠農村及含鉈礦床開發地區,深入探討鉈礦區污染程度和硫酸工業、造紙工業副產品等伴隨的污染,使鉈危害降至最低,對於一些可能導致職業接觸,生活在污染環境的人群定期檢測尿鉈,,以早期監測其體內鉈水平

鉈中毒的治療方法從鉈被發現至今,尚未找到理想的治療鉈中毒藥物,臨床上曾使用過大量的藥物和方法,包括活性炭吸附、金屬絡合劑(普魯士藍、二硫代氨基甲酸鹽、二苯卡巴腙、雙硫腙等)、巰基化合物(二巰基丙醇、青黴胺等)、含硫氨基酸(半胱氨酸、甲硫氨酸等)、氯化鉀和鈣鹽等等。但各種藥物都有不足之處。2003年10月,美國FDA正式批准將普魯士藍(Radiogardase)於鉈中毒。

總體來說,治療鉈中毒的原則在於:脫離接觸,其中包括阻止消化道的繼續吸收,加快毒物由尿液或其它途徑的排泄。具體可採取下列措施:

①普魯士藍給藥。每天250mg/kg,分為4次,每次都溶解在50ml 20%的甘露醇中,再輔以硫酸鎂導瀉,促進鉈隨膽汁經糞便排泄,減少毒性;

②持續性進行血液濾過或血液透析,促進血鉈的排出;

③口服15%氯化鉀,加速腎臟對鉈的清除作用;

④肌注二巰基丙酸鈉、雙硫腙、硫代硫酸鈉等金屬絡合劑,絡合血液中的鉈,從而降低毒性和利於鉈的清除;

⑤採取利尿方法,加快腎臟排鉈,減輕毒性。上述方法適應綜合使用,尤其是對於急性、重度患者,更應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