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三氫
如要修改此條目,請以該人物的錯誤言論為批判和惡搞對象,不得直接對其進行人身攻擊。
鋰三氫(鷹:Lithium Trihydrogen),銻星人,著名超理學家,綽號「第一猛士」。碲球人因其提出的理論太過偉大,固多以「李三清」這一神化的名字稱之。他也是牽魂戟的鍛造者和第一任使用者,開國八大銻之一。
“ | 郭鍀鏹號稱懟天懟地懟空氣,但是不敢懟鋰三氫,反民科說郭鍀鏹文章垃圾,郭鍀鏹強烈反抗,諷刺挖苦打擊;段咸香也號稱一篇文章頂高福500篇sci,誰說他論文不好就罵誰。結果鋰三氫昨天一貼說:民科吧所有人就算發一百篇論文也不如他一個關鍵詞。郭鍀鏹嚇得裝看不見,段咸香直接連話都不敢說了。看來,真是硬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 | ” |
——《時代銻星第7i期:第一猛士鋰三氫》 |
“ | 大道至簡,總攬全局。 | ” |
“ | 也許目前,我的重點在於家人,但是假如我命不久矣,我還是想為理論活一次。 | ” |
“ | 我想記住這份疼痛,我想做一回硬漢。 | ” |
人物經歷 編輯
鋰三氫出生於銻星,早年在社會上無所事事,是一典型的無業游民。一天他偶然目睹趙明毅大師的偉大理論,被其天才的設想和嚴密的邏輯所深深吸引。年輕的鋰三氫自感知識的匱乏,幡然醒悟,不再虛度光陰,開始自修超理學著作。自那天起,那個叫鋰三氫的無業游民消失在銻宙中,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冉冉升起的超理學晨星。
在其考取銻星大學後,他曾為向碲球傳播超理而以身涉險,多次腳踹陳腐的的銻星真理研究所大門,因此被幾名愚蠢的碲球籍研究員數次暗中非法拘禁,甚至還造謠污衊稱鋰教授為猴星人。
數年後,為了打破昏聵無知的銻宙風氣,給落後星球的文明送去超理的曙光,鋰三氫以自斷一指的方式向全銻宙證明了一個事實:
大超理的時代必然到來,即將到來,也一定會到來!
主要成就 編輯
對物理學的重定義 編輯
由於物理學的謬誤極多,因此鋰三氫的定義體系異常廣博,難以詳盡敘述。因此只能列舉其知識體系中最容易理解的部分。最為人稱道的是,鋰三氫得出如此重要結論,居然僅僅利用一本《銻星普通中學物理教科書》作為參考資料,實屬銻宙史上一天縱奇才。
體、方向與轉向 編輯
鋰三氫首先廢除了陳舊的物理定律,利用「集定義子集」的思想創立了第一公理,以此定義方向和轉向:
空間∈存在,屬性:a、不受限制、b,量V=XYZ。
鋰三氫隨後根據第一公理,把空間分為許多子集和元素,然後定義了體、方向和轉向。
定義:xyz有限制(分割)的空間元素命名為體;xz有限制,y無限制,且限制了正反自由的空間元素,命名為方向;y有限制,xz無限制,且限制了左右自由的空間元素,命名為轉向。
值得注意的是,有限制≠有限,空間無限大,空間的元素(命名為分量)也一樣可以無限大。
體、方向和轉向有如下基本屬性:
- 方向和轉向在定義上迥乎不同,但在描述形態上幾乎沒有區別。即如果不說明某個箭頭的指代對象,則無法區分方向和轉向;因此,目前以綠色的箭頭代表轉向,以與方向相區別。
- 它們都是一個個基本單位,有數量和位置關係。單位的定義是指能被區別,且單獨分析研究的對象。任意方向單位的空間範圍都是無限的,只能描述方向的核心範圍;核心範圍是區分不同方向的重要物理量,為了簡化起見,若不考慮方向的組成性,則簡化為一個箭頭單位;不考慮方向的範圍性,則簡化為一個向點單位。
- 它們均具有組成性和分割性,沒有大小,只有強弱之分;強方向都是由一個個弱方向疊加組合而成,所以方向轉向和體的組合不同——一個是疊加,一個則是拼接。拼接對應着體積的增大,而疊加則對應某種「密度」的增加。
定義:拼接性組成的逆變換,命名為分割。
由以上定義推得,疊加性組成單位不可分割,即方向與轉向不能進行分割變換;他們的符號在書寫中一律不准分割。
我們習慣用線密度這一物理量描述各單位的組成性。由於方向轉向均不可分割,所以描述其組成時線密度的線既不能相交,也不能平行,而且不能出現端點,以避免出現天然性的分割界點、界線或界面;而體能夠分割,所以描述體分割的線密度的線可以相交、平行或出現端點。
向點轉點唯一對應變換 編輯
有唯一對應,有變化自由,自然就有對應變換。當向點變化到無限粗時,方向線密度變化成無限小,向點消失;zx變化為XZ,發生質變,成為轉向屬性;由於彎曲、對應原因,造成轉向線密度在內點或外點處聚集疊加,即Y被限制成y,誕生一個轉點。同理,當轉點變化到無限厚,轉點消失,y變化成Y,發生質變,成為方向屬性,由於彎曲對應原因,造成XZ被限制成xz,在內外點處疊加成一個向點。
對應變換的本質是:對應不變,其它屬性(自由)都要變換。而構成對應的原因是:垂直率和曲率。所以不管怎麼變,垂直不變,曲率不變。而其它屬性都會變。其它屬性有:方向轉向,內外,正反,左右。一周期內垂直,曲率不變,方向轉向互變,正向反向互變,左旋右旋互變。變無限粗或變無限厚才發生質變,且屬於由內向外變換,所以對應變換就是由內點向外點變換。由於方向轉向不能分割,我們無法用連續的時間,精確的描述其每一個時刻的細節(分量)變化情況,因此只能作周期性描述。
總結一:笛卡爾發明了坐標,建立了位置對應和位置對應變換,為牛頓研究外力作用提供了數學工具。笛卡爾坐標,是建立在:假設原點O,假設方向x、y、z,假設單位1,的基礎之上的。如果不考慮現實的操作價值或意義(坐標的價值意義非常大),純理論講,根據剃刀規則,這樣的假設有些「多」。且x、y、z又是方向的特例:即:假設無限長,假設無限細(或0)的方向單位,即為笛卡爾坐標的一維y。
而方向轉向對應變換,理論上講:剃刀了方向的特例(不限制方向轉向的粗細或長度),剃刀了原點假設(研究自身的組成和變換,而不必參考或對比外因),剃刀了長度標準1(這樣就沒有宏觀微觀概念,宏觀微觀通適)。所以,方向轉向對應變換,比位置變換更基礎,更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