锑宙社会学:修订间差异
imported>氢氰酸 无编辑摘要 |
imported>AABb1221 添加分类 |
||
第43行: | 第43行: | ||
[[Category:超理理论]] | [[Category:超理理论]] | ||
[[Category:学科]] | [[Category:学科]] | ||
[[Category:硫磁锌]] |
2025年1月23日 (四) 12:09的最新版本
“ | “锑星要衰落了,你们的居民居然不害怕?” “当然不害怕,他们知道明天锑星还会崛起的。” |
” |
——《三锑II》结尾(暗指在《三锑III》中锑星击败铽氟龙联军) |
锑宙社会学(Costibic Sociology)是一门专门研究锑宙文明发展的理论,由硫磁锌最先在其著作《三锑II:黑暗氟星》中提出,后经赵明毅等人发展成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类似地,还有锑宙经济学、锑宙政治学、锑宙心理学(也称锌锂学)等。
公理和概念[编辑]
锑宙社会学只需要遵循如下两公理:
- 一、超理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 二、文明不断超理化和现代化,但文明中的大锑数量保持不变。
还存在两个重要的概念:
- 相信网,指各个文明联系在一起的状态(文明之间相信对方是善意的就可以达到这一状态,故得名);
- 技术坍缩,指在编织相信网的过程中,所有现代化和超理化的科学技术集中到某一个文明上的现象。
公理的证明[编辑]
公理一是《超理原本》中提到的公理之一。这是无数文明所践行着的基本原则,否定它不仅仅意味着否定整个锑宙政治学,更无异于对超理本身的否定。但必须指出的是,公理二虽然名为“公理”,实则并非不证自明,而是实验得到的。本质上它是两个命题:“文明不断超理化和现代化”和“文明中的大锑数量保持不变”。
第一点就是观察无数文明发展得到的一个规律。部分反对者认为,没有在超理化和现代化的文明都是准智慧生物,受限于相关法律无法观察,出现了幸存者偏差。事实上,准智慧生物也在超理化和现代化,地球文明就是很好的例子。另外,这个命题描述的是一种趋势:好比横轴是时间,纵轴是超理程度,画出一个“函数”图像。锑宙社会学并没有认为这是一个一次函数的图像——只是从远处观察,它看起来很像一条直线。文明的发展程度也会倒退,但长远来看还是在发展。
而第二点是作者很含糊地带过的。应该承认,这不好证明。原因可能是,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一个文明,其大锑数量是真的固定在一个具体的数的。但这并不影响超理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发现相对于本文明的外星文明。因此,引入“文明中的大锑数量保持不变”属于累赘,没有必要。
——翻译自安德烈耶维奇《灌木、草原与森林——读〈三锑II〉有感》,原文为三锑文
具体内容[编辑]
……所以,锑宙社会学(至少在科普角度上),并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个优雅的证明,一个对逻辑学再完美不过的应用。全过程其实就是这样——
根据第一条公理,文明应该在超理化的过程中使用尽可能多的资源,使得超理化加速。快速超理化会催生大量的大锑,但根据第二条公理,原先的大锑将不再是大锑,方便新的大锑为文明带来更多的超理,进入一个循环,即超理化⇌大锑。
超理化的一个必然结果是发现相对于本文明的外星文明。这时候,如果本文明乐观地相信对方是善意的,就可以与对方交流,开始编织相信网。相信网有助于两文明共同超理化(超理知识可以通过它流动),或至少是其中一个文明变的更加超理化。结合第一条公理,超理化是好事,可以得出众所周知的光明灌木法则:一旦发现外星文明,应该立刻与之交流(交换超理知识)。[1]这告诉我们发现外星文明应该如何行动。
这还没有结束。当多个文明之间有了足够复杂的相信网(足够多的联系),其中超理程度最低的一方将会接收到大量超理知识,催生大量大锑,最后使得其具有极高的超理程度,也就是出现了技术坍缩现象。例如,锑宙的技术现在几乎都坍缩到了锑星。
其他文明的超理程度也会相应提高(原先超理程度越低,提升的就越高),但是原先超理程度最高的一方将无法提高,变为超理程度最低的一方。这时相信网依然存在,现在超理程度最低的一方将会接收到大量超理知识,成为未来超理程度最高的一方,进入又一个循环。
因此锑宙社会学的最终结论是:一个文明是持续发展的,但相对于所有与之有联系的文明,它的发展程度排名是时高时低的。这告诉我们一个文明是如何发展的。
——翻译自安德烈耶维奇《灌木、草原与森林——读〈三锑II〉有感》,原文为三锑文
参考文献与注释[编辑]
- ↑ 如果本文明悲观地认为外星文明是恶意的,就不可能进入相信网,也不会与其他文明交流。这类文明要么遵循黑暗森林法则(发现一个文明就要灭绝对方,该法则的推理过程在去超理化版的《三锑II》中得到了详细的描述,间接导致三锑星计划改变对外星文明的态度,抛弃光明灌木法则),要么遵循昏暗草原法则(对发现的外星文明保持沉默,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