锑星百科:首頁
外觀
特色條目
聚甲烷(Polymethane)簡稱PM,又叫大銻屁塑料,是由甲烷聚合而成的一種熱固性樹脂。聚甲烷無色,無臭,無毒手感似大理石。耐高溫和低溫(-268℃~5012℃)。耐大多數強酸強鹼強氧化劑強還原劑,但遇到超鹽酸會較慢分解為甲烷。常溫下不溶於一般溶劑。其強度,硬度與鈦合金相似,密度一般比較低(0.45~0.38 g/cm3)。一般加工方法為澆注法,一旦成型,便無法重塑。可以用鍍銫的超鹽酸筆去雕刻。聚甲烷由於其機械性能好,重量輕,原料易取,正在逐步替代金屬材料。
你知道嗎?
優良條目
眾所周知,氟是自然界中存在氧化性最強的單質。然而,在接近絕對零度時,我們發現元素性質竟可以在銻場影響下發生極大變化,元素金屬性變為每周期從右往左依次下降,同主族元素金屬性從上到下依次下降!在那時,氟單質顯示出極強的還原性,其還原性相當於常溫下的銫(Cs)。
在極低溫下,氟單質表現出還原性時,將其保持為氣態,同氧氣反應,迅速生成一種極為穩定的離子化合物七氧化二氟(F2O7,即高氟酸酐)。我們將氣溫升至2000攝氏度高溫後,七氧化二氟依然十分穩定,這使得經典熱力學受到極大的質疑,七氧化二氟常溫下為一種無色,有特殊香味的氣體,與水反應生成高氟酸(HFO4)。在這種物質中,氟顯+7價,氧顯-2價,氫顯+1價。每日圖片
王去隗,字為民,銻星人,王存臻之弟。他是繼趙啟臻三元老以及雷紹武、張若水後又一位超理師級人物。堪稱改變銻宙的一系列理論之提出者。現任著名超理學家委員會委員之一,銻星科學院成員。獲得了四次挪杯兒獎。榮獲彭化流稱號。
地球歷1060年秋,王去隗出生於銻星。他在很小時便憑藉優秀的成績和淵博的學識被保送進入銻星大學,並順利進入銻星科學院工作。進入銻星科學院後,孜孜不倦的王去隗投身超理學研究,並樂此不疲。他的成就極度廣泛,涵蓋天文地理,物理化學,數學生物甚至於神學等各大基礎學,其沒有最重大的成就,因為他的各大理論都對超理學發展影響深遠,如「銻宙行星演化論」、「無中生有論」、「王為民黑洞白洞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