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胺:修订间差异
外观
imported>氢氰酸 无编辑摘要 |
imported>氢氰酸 无编辑摘要 |
||
第1行: | 第1行: | ||
{{征集意见}}{{WikipediaMockery|青霉烷}} | {{征集意见}}{{管制品}}{{WikipediaMockery|青霉烷}} | ||
'''双环[3.2.0]庚氮烷''',俗称'''青霉胺''',是一种氮基有机化合物,化学式N<sub>7</sub>H<sub>5</sub>。 | '''双环[3.2.0]庚氮烷''',俗称'''青霉胺''',是一种氮基有机化合物,化学式N<sub>7</sub>H<sub>5</sub>。 | ||
青霉胺可以破坏RNA,但无法破坏DNA和[[TNA]],这是因为它可以使{{LW|尿嘧啶}}(只在RNA中存在的碱基)变为嘧啶:C<sub>4</sub>H<sub>4</sub>N<sub>2</sub>O<sub>2</sub>=N<sub>7</sub>H<sub>5</sub>=C<sub>4</sub>H<sub>4</sub>N<sub>2</sub>+O<sub>2</sub>,该反应产生的大量热又会使嘧啶变为吡啶:2C<sub>4</sub>H<sub>4</sub>N<sub>2</sub>=N<sub>7</sub>H<sub>5</sub>=C<sub>5</sub>H<sub>5</sub>N+3HCN。在有氮气的情况下,还会发生如下反应:2C<sub>5</sub>H<sub>5</sub>N+N<sub>2</sub>=N<sub>7</sub>H<sub>5</sub>=C<sub>6</sub>H<sub>6</sub>+4HCN。 | |||
青霉胺可以破坏RNA,但无法破坏DNA和[[TNA]],这是因为它可以使{{LW|尿嘧啶}}(只在RNA中存在)变为嘧啶:C<sub>4</sub>H<sub>4</sub>N<sub>2</sub>O<sub>2</sub>=N<sub>7</sub>H<sub>5</sub>=C<sub>4</sub>H<sub>4</sub>N<sub>2</sub>+O<sub>2</sub>,该反应产生的大量热又会使嘧啶变为吡啶:2C<sub>4</sub>H<sub>4</sub>N<sub>2</sub>=N<sub>7</sub>H<sub>5</sub>=C<sub>5</sub>H<sub>5</sub>N+3HCN。在有氮气的情况下,还会发生如下反应:2C<sub>5</sub>H<sub>5</sub>N+N<sub>2</sub>=N<sub>7</sub>H<sub>5</sub>=C<sub>6</sub>H<sub>6</sub>+4HCN。青霉胺还可以将大部分有机氮化合物在一定温度下转化为[[氨]],因此对碳基生物和氮基生物有 | |||
青霉胺曾被用来消灭[[锌鑵病毒]],但后来发现青霉胺还可以将大部分有机氮化合物在一定温度下转化为[[氨]],因此对碳基生物和氮基生物有极高的毒性(可以破坏氨基酸),因此{{管制品/禁止}} |
2023年1月25日 (三) 02:26的版本
根据由著名超理学家委员会通过的相关法案,本条目介绍的对象受到相关机构的严格管控。
双环[3.2.0]庚氮烷,俗称青霉胺,是一种氮基有机化合物,化学式N7H5。
青霉胺可以破坏RNA,但无法破坏DNA和TNA,这是因为它可以使尿嘧啶(只在RNA中存在的碱基)变为嘧啶:C4H4N2O2=N7H5=C4H4N2+O2,该反应产生的大量热又会使嘧啶变为吡啶:2C4H4N2=N7H5=C5H5N+3HCN。在有氮气的情况下,还会发生如下反应:2C5H5N+N2=N7H5=C6H6+4HCN。
青霉胺曾被用来消灭锌鑵病毒,但后来发现青霉胺还可以将大部分有机氮化合物在一定温度下转化为氨,因此对碳基生物和氮基生物有极高的毒性(可以破坏氨基酸),因此青霉胺受到了著名超理学家委员会的严格管控,不允许以任何形式私自生产、运输、交易和使用青霉胺。